【中药材质量标准问题研究4700字(论文)】.docx
《【中药材质量标准问题研究47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质量标准问题研究4700字(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总体状况11.1中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12.1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现状2第二章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中面临的问题32.1 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法律保护力度薄弱32.2 中药企业创新能力低,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动力不足32.3 标准具体内容不全4第三章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对策建议43.1 建立统一的中药标准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43.2 以临床为导向建立中药质量标准53.3 补充、完善标准项目53.4 53.5 献6浅谈中药材质量标准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本课题通过对国内中药标准的考察,了解目前中药标准体系和发展状况;系统审查中国原料药地方标准,找出地方标准的差距和不
2、足,提出合理建议,有助于完善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标准,确保人类用药安全,并参照中国中药材单一标准。关键词:中药材;标准;质量中国发展医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的强劲发展提供了政治支持。中药质量已成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药的重要基础,确保公众安全高效用药和中医药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大力气组织开展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工作,使得中医药质量控制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发布,为中药质量的标准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示范和领导作用,引起了国际普遍关注。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争
3、议和不足,集中反映在对中药质量标准如何准确体现中药质量的争议仍然存在,在标准研究中普遍存在简单复制和有意重复的现象,产生这些问题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是质量标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大多数中药是化学成分复杂的组合制剂,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很困难,进展缓慢;其次是中药质量标准中所选择的指标性成分与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联度不强。受基础研究薄弱,对照品难以区分,受其他因素影响,部分中药质量标准中所选择的检测指标不能完全体现中药的治疗作用;第三是中药质量分析方法需进一步提高。由于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复杂,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的重现性、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就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一个
4、简要的陈述。第一章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总体状况1.1中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作为新中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系统研究了中药材品质,特别是自“六五”开始,直至“十五”期间,持续性的进行了常用中药材的品种分类和质量研究,从本草考证、植物基源、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较全面的阐释了常用中药材基本情况,解决了品种鉴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建立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质量标准,为中药的发展打好了优良的根基,并为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规范。在中药材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炮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开展了系统的饮片炮制方法和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试图阐明传统炮制的原理和饮片的品质,取
5、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基础研究工作在为中药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化学成分研究普遍短板的现象发生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影响了发展的持续性。当然,造成这个不足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当时以及相当长时期内化学分析条件和能力的欠缺,这不仅是研究者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更多的是当时国力的反映。有一个突出的例证,在中世纪,日本学者在研究甘草的品质时,已经广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多成分的分析,而我国当时能够装备这种设备的机构屈指可数,使用受限,更妄谈发挥作用。后续研究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科研论文导向的评价体系下,追求新结构新活性新技术新思路成为一个主要方向,
6、难以发表论文的基源等基础研究反而成为薄弱环节。2.1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现状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现状可概括为多、散、低。多是我国现行的中成药质量标准共计1万余个,包括: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入1075个、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标准4043个、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1493个、保健药品升为国家药品标准943个及尚未统计的新药转正标准、药品注册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颁布件所附标准等。但是这些标准有的收载成册,有的单页颁布,缺乏系统的汇总整理。目前现尚未建立完整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对标准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不断出现的标准修订件仍然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在实践中影响了标准的准确执行。而且标准管理部门间缺乏相互间的协调
7、、制约机制,相关的标准生成和淘汰机制不完善,导致标准数量越来越多;同一品种多个标准,不同标准处方量不同,制法不同,甚至功能与主治都不同,造成了同品种中药质量标准不同、中药的质量亦不相同的情况。低是许多中药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相对比较低,许多标准自产生之日起,历经十余年没有随科技的进步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完善,仍采用化学颜色、沉淀反应、紫外比色等专属性较低的方法控制药品质量,其效果可想而知。导致产能落后和资源浪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标准准入门槛偏低、研究缺乏动力等因素。第二章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中面临的问题2.1 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法律保护力度薄弱在上一章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标准涉及到中
8、药材的管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管理部门较多,例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但是主管部门之间没有明确划分责任,比如中药材的种植标准,农业部和国家中药管理总局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在中药标准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等现象。中医药学发展已久,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与药品管理相比还是存在中医药行业法律约束力薄弱,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等问题。近几年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中药行业规范发展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药的高质量,但是由于地方性的法规文件约束范围狭窄,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质量标准问题研究4700字论文 中药材 质量标准 问题 研究 4700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