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资料3篇.docx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资料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资料3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资料3篇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一)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战国时期.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最深,对中医学最有指导意义的是道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及其所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加上后来不少著名的道家同时又是医家,所以医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作此文以一探其中干系。一、道家宇宙观与整体观1、道生万物,道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本源。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
2、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继承、升华了前代阴阳学说,并否定了天命神权的思想,首次阐述了“道”的概念,把它作为世界的本源与万物的最高范畴。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是一个“混成”的整体,其运动方式是变化流逝而终返本源,周流不息而循环往复。它不受局限而无终无止,包容万物而无边无际。万物是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整体,天地万物以至人类皆是同构同源之体。2、道生万物,万物一气老子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道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对立统-
3、O庄子天地也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所说的“一”就是“道”的别名,反映了宇宙的整体与不可分割性。庄子将“道”的概念具体化,还丰富发展了“气”的理论,并将“道”、“气,、“一”或“一气”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知北游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所谓“一气”就是说世界为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所产生的。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共同规律,“气”是万物的共同组成,“一”是万物的统一性。“道”、“气”、“一”三个概念都是整体性原理的体现,“道”是动态的整体性,“气”是开放的整体性,“一”是不可分割的
4、整体性。万物同道,万物一气,万物统一于整体之中。故道生万物,道统万物,而万物一气也。3、相生相依,相反相对老子二章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事物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认识到事物之间有差别,而又不可分割。老子五十八章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辩证地告诉我们如何看待祸福及相反事物之间的关系。庄子则认为事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并漠视而抹杀事物间的界限,进而对客观存在持怀疑与否定态度。他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亦彼,彼亦此,没有确定的界限。庄子齐物论说:”与盈,厉与西施,
5、恢诡情怪,道通为一。”即细小的草茎与粗大的屋柱子,丑的与美的,宽大、狡诈、奇怪、妖异等等,从“道”来看,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然而,若从相异角度而论,就会相差很远。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这就是说,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没有客观的标准,即事物间的差别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是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所以,他在齐物论中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末寿乎殛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只要无视其差别,就可以长生久视,在精神上达到与天地永恒。4、道法自然,通玄达
6、妙老子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道”无形无象,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其被认识并由人们述说“道”,并不等于是客观永恒的道;而由人们所表述的“名”,也并不是永恒的名。“无”称之为天地之初始;“有”称之为万物之本根。这是说“道”有“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道,指出了“道”的抽象性与具体性。所以既要常常把握“无”,以观察天地初始之奥妙;又要常常把握“有”,以观察万物本根之端倪。有无二者同处一源,只是“道”的不同称谓而已,同样可以说是含义深远微
7、妙。从深远微妙推向无限的深远微妙,那就是一切玄妙的总汇。“道”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用语言将它的特性完全表达出来,亦无法通过一般的认识途径获得。由于天地万物和人类同构同源,人是宇宙的全息,这样就逻辑地推出了老子独有思维方式:一是效法自然,其二十五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天道以明人道”,从而通过观察概括自然的现象或规律而体悟大道,启迪人们以之作为立身处世治国之道。二是“静观”、“玄览”的主客一体的致思途径。即主张认识主体保持内心虚静,排除一切思虑活动和杂念,返观内照,通过“心”这面镜子,以大道主观和客观的沟通,来认识“道”而获得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老子特别推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家 思想 中医学 影响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