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海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海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海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海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告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深处长三角核心区腹地的海盐,更应该深刻理解、全面领会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迅速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海盐的首位战略,积极应对、努力谋求战略突破和更大作为,争取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充分认识海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影响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区域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想不断发展升华的集中体现,意味着长三角这一区域的发展,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示范和典型作用,尤其是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担当主力军和先锋先导,成为我国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杆。同时,长三角这一区域也要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新一轮全球合作与竞争,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更好地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给身处沪杭苏甬四城中心的海盐带来深远影响。区位版图的变化。在一体化背景下,传统的行政管理边界消失,各类要素加快流动,各省市之间、各县市
3、之间合作的主动性不断强化。同时,随着各地高铁、机场、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普遍改善,时空距离不断缩小,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谁能在打造内联外畅的交通格局上快人一步,谁就能在未来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作为海盐,要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更早更快地谋划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集铁路、公路、水路为一体的大通道,以交通率先融入带动其他各领域全面融合。发展预期提升。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省行动方案明确了浙江打造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幸福美丽新家园、改革开放引领区的发展
4、目标。嘉兴市委提出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坚决扛起“桥头堡”和“门户”两大历史使命,明确“三城一地”城市定位,突出“十大抓手”的“12410”总体布局。作为海盐,必须深刻领会“首位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大局意识、长板意识、忧患意识、前列意识、为民意识、实干意识,全面融入一体化、主动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一体化,在一体化发展中扬优势、补短板、差异化,找准海盐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争当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资源要素加快流入。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提速将逐步打破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资源要素在都市圈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渐成趋势。这种趋势既有利于海盐接受上海
5、等地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辐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海盐的文化、生态等要素流入长三角其他地区,放大品牌效应。比如,上海锁定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200平方公里,将促进我县承接上海城市疏解的非核心功能,形成研发、总部、窗口、市场在上海,制造、职能总部、集疏运在海盐的格局。上海严控2500万常住人口规模,将产生明显的人才外溢效应。海盐便利的交通、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为优越的营商环境,为人才集聚、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明确海盐融入长三角的工作方向海盐要以出台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指弓I,充分挖掘海盐自身优势,将“中欧合作、综合改革、生态环境”
6、作为我县改革开放的三张金名片,以接轨上海为龙头,以苏皖为依托,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推动我县与三地合作取得成果。接轨上海再深入。将接轨上海作为我县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战场,深入参与G60科创走廊升级发展建设,与闵行区在平台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挥核电先发优势,重点加强与上海在核电装备研发制造、核电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对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共同做大做强我国的核电关联产业。紧抓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机遇,积极组团参与组织采购、文化展示、项目推介等活动。连苏寻扩张。借力通苏嘉甬铁路建成后形成的宁波、海盐、苏州、上海“同城效应二面对上海、
7、宁波在高校、人才、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出击,招才引智,打造通苏嘉甬县发展新高地。瞄准苏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发达产业的外资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充分打好山水六旗主题小镇和南北湖旅游品牌,主动对接长三角市场,增加海盐旅游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品牌效应,形成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山水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通皖谋新篇。借力规划中的沪乍杭铁路和已经开通运行的杭黄高铁,着力构建高铁时代大旅游格局,整合两地旅游资源,合作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将杭州湾沿线旅游线路延伸至安徽。依托安徽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通过中介招工、购买服务、组团对接等方式,缓解我县部分行业企业“用工难”问题。利用海
8、盐与安徽省泗水县共建产业“飞地”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海盐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安徽等地转移。探索向安徽等地跨区域购买土地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模式,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局面。三、深刻把握海盐的发展定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工作要求,牢记“三个示范”的殷切希望,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核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坚持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全县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产业优质、环境优美、生活优雅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三角 一体化 背景 海盐 质量 发展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