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门诊基本服务规范.docx
《针灸门诊基本服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门诊基本服务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针灸门诊基本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针灸门诊基本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环境与设施、流程、质量控制与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独立开设的针灸门诊。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略接受患者不住院针灸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和形式。4服务范围和内容针灸门诊服务范围,主要指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以针刺、艾灸、拔罐等技术为主,辅以方药、器械及其他中医诊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门诊针灸医疗服务;同时将不适合在门诊针灸诊疗的患者收入院或转科、转院等。5服务设置、环境与设施5.1 服务设置各级医疗机构可设置独立的针灸门诊,具体见医疗机构基本文件(试行)和医疗机构诊疗
2、科目名录的规定。针灸门诊设置环境见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针灸门诊服务的医疗设施配置见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5.2 外部环境5.2.1 针灸门诊的外部环境考虑以下因素: 路牌、指示牌、出入口通道及与其他科室的空间关系等; 外部环境宜体现人文精神和中医文化特点; 远离污染源(指产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的设备、装置、场所等); 宜尽量远离吵闹的地方。5.2.2 针灸门诊路牌与指示牌宜考虑以下因素: 在医疗机构适当位置,用汉语标示针灸门诊的指示牌和路牌; 少数民族地区可同时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标示; 有需要的医疗机构可附加外语标识;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提供触摸式语言提示系统。523针
3、灸门诊出入通道符合以下内容: 入口通道应保持通畅; 出入口通道宜配置无障碍设施。5.2.4针灸门诊外部标示符合以下内容:针灸门诊外部应用汉语醒目标示“针灸门诊”;如果有2个以上诊室,还应标示“针灸一诊室”“针灸二诊室”等,依此类推;在设立专病专科或者特色疗法专科的针灸门诊,也应在诊室外部进行相应标示;针灸门诊外部宜提供出诊医生的信息,包括诊疗专长等,供患者选择;有条件的针灸门诊外部可设置针灸健康宣教栏,宣传内容科学规范,并依据季节等变化而及时调整、更换。5.3 内部环境5.3.1 内部光照应符合以下要求:针灸门诊诊室内应有足够的光照;配备足够的应急光源。5.3.2 内部温度与空气调节:诊室内应
4、保持适宜的温度,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应有温度调节装置或措施;诊室内应保持空气的适当流动或通风,完全封闭的诊室应定期换气;一在使用灸法的诊室内应安装排烟设备或采取排烟措施,使烟雾及时排出诊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设置专门的灸疗室。5.3.3 内部功能区划分:针灸门诊内部可分候诊、接诊、治疗操作三个功能区域;候诊区应提供必要的候诊设施;治疗操作区空间应满足医生操作和患者接受治疗的需要,同时宜加强保护患者隐私措施;开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技术操作,可设置独立的治疗操作区。5.4 服务设施5.4.1 基本设施针灸门诊服务的基本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诊察用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和脉枕等;一辅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门诊 基本 服务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