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课题主持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并遵循学科教学规律进行多学科的教学改革,同时要避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缺陷,使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遇到突出的问题是传统教育技术原始化与现代教育技术智能化的融合不紧,传统教学封闭环节与现代教学开放环节整合不细,传统教学评价和现代教学评价结合不够,传统教学规范与现代教学特色调和
2、不当。如果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将会因人为的因素被淹没在“没有发展前途”的感叹中。因而,我们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十分必要,它对于优化教学模式,提炼优质资源,有效改进教学方式,保障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我校跨越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学校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切入口,提炼传统教育的精华,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各子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常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考绩制度作保障,推动教师积极反思,指导教
3、师开展教育随笔撰写与案例研究,提高教师的论文、案例写作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为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形式符合新课程标准需要的评价方案。2、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使教师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并将其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教师的整合理念、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3、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
4、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三、课题研究现状分析与预计突破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力图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体系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面临着“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处境,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几乎没有。这也正是本课
5、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将在提炼传统教学精华的过程中,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意义,探究案例写作对促进教师快捷成长的意义,探究体现新理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评价方案,探究新课程标准下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现代化学校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信息技术
6、的飞速发展为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它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先其它任何教学媒体,并可以结合其它任何的教学媒体一起作用于数学教学,它的优势突出表现在能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浅显易懂;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而人机间的交互使信息的交流、反馈更及时,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信息技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是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引导教师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是教师的数学设计过程,是
7、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有新的课程理念和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意义无比重大,研究的成果将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价值。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在教科研方面,我校已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课件与整合课例在省、市、县级展示并获奖。数十篇相关论文发表或在省市评比中获奖。科研成果直接推广于教学中,带动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课题研究小组主要成员,大部分为一级教师或二级教师,年龄均在45岁以下,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意识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精神。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确定了各自的子课题。(三)2010
8、-2013年间教育局为我校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工作电脑。现在全校教师80%已能熟练地自制课件。所有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上课。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库建设,校长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课改研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同时我校上下希望通过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六、课题研究的依据我国政府根据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我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及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
9、越式的发展。七、课题研究的目标1、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促进教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促进学的变革,提倡创新精神,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2、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开放式的各学科教与学的学习体系,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八、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是应用性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构建符合我们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
10、践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将分以下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词教学与探究”(语文学科);“小学计算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数学学科);“小学英语与课堂教学互补研究”(本课题是应用性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构建符合我们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将分以下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词教学与探究”(语文学科);“小学计算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数学学科);“小学英语与课堂教学互补研究”(英语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探究科学
11、现象”(科学学科)。英语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探究科学现象”(科学学科)。九、课题研究过程设计1、准备阶段(2015.092016.10)理论学习,现状调查分析,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2016.112017.11)根据方案对学生全方位开展实施整合教学实践,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将成功的经验在全校推广借鉴,加快学校的教育改革进程。3、总结阶段(2017.122018.01)完成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鉴定。整理有效整合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反思整合课题延伸的步骤、意义,总结有效整合模式,评价方案,为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作准备。十、课题研究方法设计1、调查分析法:采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反馈。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分析、教学方法、手段、练习的设计分层教学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4、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十一、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1、联校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本课题的研究;2、学校有雄厚研究实力的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科学的课题管理措施;3、多次的全校性省市级课题研究经验和全校浓厚的科研氛围;4、我校教科研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