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教师版.docx
《议论文阅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教师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东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3题.(共7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O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除,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艰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艰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
2、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溪、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李大钊选集)原载于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李大钊(1889T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逼狭;形容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21 .结
3、合全文内容和第一段的语言表达特点,在该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22 .阅读全文,下列对“艰难的国运”理解不正颐的一项是(2分)A.文章将它比喻成长江、黄河。B.它具有奇绝壮绝的景致,有着悲壮、壮美的趣味。C.李大钊当时面临的年代,国势危如累卵,风雨飘摇。23.结合下面材料,说说该材料是如何体现上文第五段提到的“雄健的精神”的。(3分)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
4、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毕业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34年12月16日随电影桃李劫发行)答案:21 .示例: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我们应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艰难的境界)评分:2分。作者看法1分(艰难险阻、雄健的精神),语言表达特点1分。22 .答案:A评分:2分。23 .示例:第五段中提到的“雄健的精神”是指在艰难的国运中,要勇敢地往前走,无所畏惧。材料讲的是在民族危亡时刻,用歌声呼吁年轻学生发扬爱国精神,走出书斋,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评分:3分。“雄健精神”的内涵或意思1分,围绕该精神阐述材料内容2分。西城:(三)阅
5、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7分)前不久的毕业季,不少大学生选择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有的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有的笃定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挥洒汗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坚定选择,展现出当代青年浓厚的家国情、强国志O当前,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只有把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大我,在时代发展中找准人生目标,在国家需要中校准价值坐标,才能收获更加开阔的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最深厚的土壤、最宝贵的养分,以此厚植家国情怀,这是时代发展之需,也是个人成长之要。厚
6、植家国情怀,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从文天祥宁死不降而吟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做有益于国事之学,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孙中山首举反帝反封建旗帜,呼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到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个个感人肺畸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懈奋斗。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热爱祖国、厚植爱国情怀是成长之基、立足之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厚植
7、家国情怀,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包含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这些古人的智慧都为当代青年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多挖掘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部分,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青年群体滋养思想、涵养品格的重要载体。厚植家国情怀,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激扬斗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议论文 阅读 教师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