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docx
《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李清照武陵春教学设计神木县沙卵九年制学校刘金平课题名称武陵春一李清照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材分析武陵春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之一。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结交历史人物: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的文臣,有情思汹涌的诗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灿烂的乐章,创作了一篇篇感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这一单元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这些优秀人物的智慧、勇气并受到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
2、学情分析1、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再加上他们的思想正从幼稚向成熟阶段过度,对表达爱、恨、情、愁的文章颇感兴趣,特别是对类似的比较经典、简短的古诗词更是偏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武陵春这首词,从而体会作品是如何表现浓重之“愁”的。2、九年级学生虽然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欣赏、感悟能力,但运用贴切的修辞来表达某种情感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武陵春这首词运用夸张式的比喻表达“愁绪”的方法,结合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运用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情感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在认识作品表达
3、情感的基础上,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愁工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以介绍作家作品、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2、以研读讨论、拓展训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三、知识与技能1、积累作家作品,朗读并背诵武陵春这首词。2、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学点点教重难1、朗读背诵作品,感悟作品内容,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是教学重点;2、学习作品中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达愁绪的方法是教学难点;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实物投影仪等武陵春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老
4、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课题,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歌曲一剪梅,学生听后,说说感言。小组讨论1:同学们知道所听歌曲中一剪梅这首词是谁写的吗?展示结果:(李清照)小组讨论2:一剪梅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展示结果:这首词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多年后一次离别时所作,表达的是相思之苦,离别之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武陵春这首词所要表达的又是什么样的愁绪呢?(板书课题)教学活动2二、出示三维导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学生齐读目标)教学活动3三、新课实施步骤:(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土。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
5、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土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武陵春等。其中今天学习的武陵春就是她丈夫去世后的代表作品。(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二)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背诵、组织学生听读课文(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MP3)(2)、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课文(3)、以抽查背诵的方式了解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4)、再次听读课文(利用多媒体音频播放),识记课文2.细读理解(1)、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陵春 李清照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