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理统计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数理统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理统计课程代码20102903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开课学期第4学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学分68/4预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一、课程概况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分析经济管理、工程研究中的统计问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目标2突出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方法应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统计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3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推断能力,及运用计算机解决统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
2、应用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2.数学基础2.2 具备运用数理统计知识解决相关统计问题的能力,了解相关统计方法的历史概况和广泛应用;2.3 掌握数理统计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课程目标13.金融统计3.1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4.数据分析4.1 具备较强的统计推断和分析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数理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和相关的统计金融问题;4.2 熟练应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推断。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思想政治
3、数学基础金融统计数据分析外语体育人文发展1.11.21.32.12.22.33.13.23.34.14.24.35.15.25.36.16.26.3课程目标11HHHH课程目标2MMM课程目标3HHH注:H表示高支撑,M表示中支撑,1表示低支撑。四、课程教学要求与重难点序号课程内容框架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统计量与抽样分布(1)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任务;(2)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内涵;(3)掌握总体、个体的随机特性和同分布要求的原因;(4)掌握统计量定义的用途;(5)理解大样本小样本的区别运用场合;(6)掌握正态总体对应样本的三大抽样分布定理。统计量,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定理及三大抽样分布定理
4、。三大抽样分布定理。2点估计(1)了解了统计的概率分析方法:(2)了解估计的分类和应用场合;(3)掌握各种参数估计的方法及其估计好坏的判别标准;(4)理解贝叶斯估计。矩法,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的优效性罗克拉美不等式的证明;贝叶斯点估计。3区间估计(1)掌握正态总体相关参数不同场合的区间估计;(2)贝叶斯区间估计;(3)掌握参数的点估计及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的上机实现。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贝叶斯区间估计4假设检验(1)掌握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做法;(2)掌握小概率事件定义的意义;(3)掌握两类错误的产生和控制方法;(4)掌握N-P定理和似然比检验;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两类错误的产生和
5、控制方法(5)掌握最佳检验概念;(6)掌握参数假设检验的计算机实现。5非参数假设检验(1)掌握正态性检验的常见方法(2)掌握柯尔莫哥洛夫检验(3)掌握PearSOn卡方拟合检验掌握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掌握Pearson卡方拟合检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分配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序号课程内容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统计量与抽样分布1.1 总体与样本1.2 统计量与估计量1.3 抽样分布1.4 次序统计量1.5 充分统计量1.6 常用的概率分布族讲授、PPT辅助、课堂讨论8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2点估计2.1 矩估计与相合性2.2 最大似然估计与渐近正态性2.3
6、最小方差无偏估计2.4 C-R不等式2.5 贝叶斯估计讲授、PPT辅助、课堂讨论、实验12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3区间估计3.1 置信区间3.2 正态总体参数均值的置信区间3.3 正态总体参数方差2的置信区间3.4 大样本置信区间3.5 贝叶斯区间估计讲授、PPT辅助、课堂讨论、实验22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4假设检验4.1 假设检验的概念与步骤4.2 正态均值的检验4.3 两正态均值差的推断4.4 成对数据的比较4.5 正态方差的推断讲授、PPT辅助、课堂讨论、实验14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4.6比率的推断5非参数假设检验5.1 正态性检验5.2 柯尔莫哥洛夫检验5.2拟合检验
7、讲授、PPT辅助、课堂讨论、实验18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六、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依据课程目标1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分析经济管理、工程研究中的统计问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1 .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任务;2 .理解统计的每个概念的本质内涵;3 .掌握总体、个体的随机特性和同分布要求的原因;4 .掌握统计量定义的用途;5 .理解大样本小样本的区别运用场合;6 .掌握正态总体对应样本的三大抽样分布定理。出勤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课程目标2突出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使学生
8、熟练掌握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及贝叶斯统计推断的方法及其应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统计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2)1 .掌握矩估计与相合性;2 .掌握最大似然估计与渐近正态性;3 .掌握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和C-R不等式;4 .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5 .掌握贝叶斯估计;6 .掌握大样本参数的区间估计;出勤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课程目标3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推断能力,及运用计算机解决统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1 .掌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
9、估计的求解方法及估计的评价;2 .掌握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3 .贝叶斯点估计和区间估计;4 .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5 .掌握数据正态性的检验方法;6 .掌握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和卡方拟合检验;7 .掌握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的计算机实现。出勤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七、考核方式与评价细则考核方式比例考核/评价细则课堂表现10%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基础分90分;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早退、事假一次扣5分;有效参与讨论并正确回答问题一次加5分,最高100分。作业20%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作业情
10、况。一学期一个学生大约上交10次左右作业。如果作业给出A、B、C、D等级,若全部为A计100分;两次及以上为A计90分;一次为A计85分;三次及以上为D计60分;其他80分。如果给出百分制的分值,则计为平均分。在此标准下,少交一次作业扣5分。平时测验10%评价标准,1-2次阶段性检测成绩;如果是2次阶段性测试,则每次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期末考试60%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综合成绩100%课堂表现(10%)+作业(20%)+平时测验(10%)+期末考试(60%)八、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参考数学学院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九、本课程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依
11、据第八部分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计算得到本课程的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如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权值Wi0.360.360.28十、持续改进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情况及教学督导的反馈,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学科素养和学会反思的达成情况,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教学指导策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成绩,检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根据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在本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重新修订本课程大纲,实现持续改进。+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 .推荐教材rn.数理统计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晓群,2019-7.2 .参考书目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社,2010年4月出版,盛骤,谢式千,潘承毅主编)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蔚诗松等主编)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魏宗舒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