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
《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与施工组织机构说明111工程概况11.2施工组织机构说明2第二章施工准备42.1 施工技术准备42.2 物资条件准备52.3 施工机械选型与准备52.4 劳动力准备62.5 现场准备6第三章施工部署83.1 工期安排83.2 工期保证措施93.3 日常施工管理93.4 现场平面布置93.5 主要技术措施9第四章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及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54.1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说明154.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5第五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175.1 质量目标175.2 质量保证体系175.3 质量技术措施总则205.4 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05.
2、5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05.6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5.7 计量管理23第六章安全管理措施256.1 安全目标256.2 安全生产体系25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97.1 环境保护措施297.2 文明施工措施29参考文献32致谢33第一章工程概况与施工组织机构说明1.1工程概况1. 1.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市*抗滑桩工程。工程地点:该工程位于*市*江南新区一靠连一路侧。(1)本工程为*桥头绿化景观工程位于凉水困滑坡范围内区域防护设计;该区域位于滑坡后缘带,岩土界面较陡,按景观设计削坡后易产生沿岩土界面的滑动,在滑坡体后缘土层相对较厚的区域设置抗滑桩阻滑。(2)抗滑桩A15-A19进入中
3、风化岩层深度不小于8m,其余不小于4m。抗滑桩桩顶标高及桩长根据现有地勘及地形资料推算而来,实际施工过程中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及业主方,以便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3)桩身佐应边灌注、边振捣,全桩佐应不间断一次完成。(4)为保证景观效果,抗滑桩原则上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50cm,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一次性验收达到合格标准。(6)本工程的安全目标是:无重大伤亡事故,确保达到“*市*区安全文明工地”。(7)本工程的投标工期是: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6月;具体时间以合同约定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1
4、1年9月;施工总工期:120日历天。1.2水文地质概况1.2.1气象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春雨较早,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8.1。,最低气温一3.7。、最高气温42.1,气温垂直分带显著。勘察区内无沟壑及河流等较大地表水系分布,仅在场地中部分布有鱼塘,鱼塘水深约0.5-1.5m,储水量约1200T500m3,地表水总体上不丰富。1.2.2水文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常形成大雨和暴雨。据*气象站自1975年1月至今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3mm,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49月占全年降雨的90%,夏季大雨、暴雨频繁
5、,最大日降雨量243.3In1m(1982年7月16日),雨后地表径流遍布、飞瀑迭出。年蒸发量1085.6mm,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常年多东南风,年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出现但历时短。1.2.3区域地质*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川东平行褶皱带,即“川东弧群”。该段褶皱带一般由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分别构成背斜、向斜的核部。表现为背斜狭窄、向斜宽缓的隔挡式右行雁状排列褶皱带,并沿N30。E方向延伸,其枢纽常呈波状起伏,轴面呈“S”
6、形弯曲,通常背斜南东翼甚陡、北西翼较缓,轴面倾向北西;向斜轴部平缓,两翼甚陡,具屉状褶曲特点。在万县以北,由于受大巴山弧形构造的限制,褶皱轴产生弧形变弯转,北端转为东西(EW)向,南端转为NNE,形成北西(NW)突出的弧形构造。1.2.4地形地貌景观区绝大部分位于凉水曲滑坡范围内。勘察区位于*南桥头斜坡地带,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勘察区西高东低,地面高程约215280m,高差约65m,地形坡角530,前缘与*南引桥、南山路相连为一高近1015m的岩石陡坎,现已修建浆砌条石挡墙。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及业主意见,该挡墙拟做拆除处理。微地貌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岩层倾角平缓、地形呈台阶状,泥岩段呈缓坡、平
7、台,砂岩或夹砂岩层部位呈陡坎、陡崖。缓平台多为当地居民区、耕地。滑坡体内仅见一面积1500m2的水塘,水深0.51m左右,体积约1200T500m3,主要为当地居民养殖、农用水塘。1. 3抗滑桩布置根据地质专业建议,在边坡后缘土体较厚地段重新设置抗滑桩进行支护,桩端应嵌入基岩内一定深度。根据计算,在景观开挖坡顶线以上范围、土体厚度相对较厚、下滑力相对较小的部位布设抗滑桩进行支护,以免后缘土体发生滑动影响下部景观区边坡稳定性。抗滑桩总数27根。根据计算,分别在下滑力较大的I-K2-2剖面采用大断面的抗滑桩,桩截面尺寸为2.0X2.Om(BXH)(A7-A22),桩中心间距原则上为6m,(部分桩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滑桩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