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实验诊断2.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或更幼稚的细胞增多,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超过1:13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急性中毒,白血病2 .核右移:在血象中分叶核粒细胞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3 .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Unb故称为棒状小体,一旦它出现在细胞中,就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4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消除后其反应也消失,见于感染及恶性肿瘤,中毒,外伤等5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
2、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蓝色的网织状细胞,故称为网织红细胞,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6 .血沉:指红细胞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正常值:男110mmh女O15mmh,加快见于炎症,组织损伤,贫血,肿瘤7 .溶血性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8 .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底限9缺铁性贫血:体内用来合成HB的储存铁耗尽,从而影响血红Pr合成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饱
3、和度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0 .束臂试验:在手臂局部加压,使静脉回流受阻,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脆性,男性小于5个,女性及儿童小于10个11 .凝血时间:静脉血离体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应内凝系统的功能状态12 .出血时间: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自然流血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受血小板数目和功能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影响1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n):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凝系统的筛选试验,正常值为3234s,大于对照值IOs可为异常1
4、4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的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正常值为1113s,大于3s视为异常15 .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或每小时少于17m1称为少尿16 .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IoOmI,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17 .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1称多尿18 .镜下血尿:经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个高倍镜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19 .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1,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20 .血红蛋白尿:正常尿液陷血
5、试验为阴性,当血红蛋白出现在尿液中,可使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色或酱油色。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21 .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22 .脓尿:当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浑浊,加热或酸均不能使浑浊消失。见于肾盂肾炎,脐胱炎23 .乳糜尿: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见于丝虫病和肾周围淋巴管阻塞24.选择性蛋白尿:蛋白尿中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无大分子量的蛋白,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0.1半定量+,见于肾病综合症25 .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
6、细血管壁有严重的损伤断裂,尿中有大量的大分子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的B2M见于各类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6 .蛋白尿:蛋白尿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27 .肾小球性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通透性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8 .肾小管性蛋白尿:在感染,中毒等因素引起的近区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29 .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以及同时累
7、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30 .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蛋白尿,以TT糖蛋白为主要成分31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32 .T-H糖蛋白:为髓拌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并经高尔基体糖化,分泌的糖蛋白,可在此处小管腔面形成一覆盖层,阻止水的重吸收而参与原尿的浓缩-稀释功能33.透明管型:主要有T-H糖蛋白,清蛋白和氯化物构成,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可见于正常人,增多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等34颗粒管型:为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
8、,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汇聚于T-H蛋白而成,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1/3,可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35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可分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型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混合性管型36腊样管型:由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在肾小管中长期停留变性或直接由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的,呈质地厚,有切迹或扭曲,折光性强的浅灰或黄色蜡烛状,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37脂肪管型:管型中有大小不一,折光性强的椭圆形脂肪小球,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等38肾小球率过滤:单位时间内经过两肾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液体量,称39内生肌肝清除率:肾在单位时间
9、内把若干亳升的血液中的内生肌酊全部清除出去,正常值为:80120m1min40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低于60g1或清蛋白低于25g1时,称为41高蛋白血症:血清中总蛋白大于80g1或球蛋白大于35g1称42胆红素肝肠循环: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以后,经肠道细菌的脱氢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其大部分被氧化为尿胆素从粪便中排出,小部分被肠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肝肠循环43胆酶分离:在急性重症肝炎恶化时,出现AST.A1T下降,而黄疸进行性加深的现象称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44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产生的压力,正
10、常范围为95100mmHg主要用于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缺氧程度45动脉血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正常范围为95%98%46动脉血氧含量CaO2指单位容积的动脉血液中所含氧的总量,或每百亳升动脉血含氧的亳升数。包括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的氧两部分47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张力48标准碳酸氢盐SB:指在37,血红蛋白饱和,经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的标准状态下所测得的血浆HCO-浓度49实际碳酸氢盐AB:指在实际PaC02和血氧饱和条件下所测得的HCO-含量50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
11、冲作用的碱性物质(负离子)的总和,包括HCO-Hb和血浆蛋白和HP04-51剩余碱BE:指在37一个标准大气压,PaC02为40mmHg血红蛋白完全饱和,用酸或碱将一升血液的PH调整到7.40所需加入的酸碱量52耐糖现象: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不升高,由于刺激了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促使大量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贮存,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即降至空腹水平53胱抑素C:是人体内几乎各种有核细胞均可表达分泌的一种碱性非糖基化蛋白,每日分泌量较衡定,可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膜,但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解,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1 .那些肝功能检查项目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答:一般肝功能的检查:
12、A1TASTSTBCB还应加查:AFPGGT以及同工酶A1P及其同工酶1HD2 .何为类白血病反映?试述与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要点?类白血病反映是机体受外界刺激时产生的一种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变化,周围血中白细胞明显增高,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后,该反应也消失。【病因:1,有原发性疾病2,无【临床表现1原发疾病的症状明显2,消瘦,乏力,低热【WBC数及分类1中度增高,以杆状分页为主2,显著增高,见各阶段粒系【嗜酸嗜碱细胞:1不增多2,常增多【细胞中毒改变:1,常变化2,无【红细胞血小板:1,正常2,早期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晚期均减少【骨髓象1正常2,极度增生,粒系增多活跃
13、【白细胞碱性磷酸酶1,升高2减低【PH染色1无2,90%以上病例可见3.血清ANA检测阳性临床意义?ANA为抗核抗体,是一种泛指各种细胞核成分(DNAANAENARNA)的自身抗体。临床意义:1,S1E2,药物性狼疮,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硬皮病3,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4,血清前清蛋白检测有哪些临床意义?(1)降低:1.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2.肝胆系统疾病:肝硬化、肝炎、肝癌、胆汁淤积性黄疸。对早期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2)升高:HOdgkin病5.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生理性:运动、激动、寒冷等病理性:1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中
14、毒,急性失血,恶性肿瘤。2异常性增多: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6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指标肿瘤标记物1甲胎蛋白(AFP)2Y-谷氨酸转移酶同工醒II(-GTT)3异常凝血酶原(AP)4-2-岩藻糖苗酶(AFV)影像学检查:超声显像,CT一般检查:A1T、AST、STB、CB7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有脑膜刺激症2疑有颅内出血3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痛4脱神经髓鞘疾病5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疑为中枢系统疾病者6中枢系统疾病需椎管给药者禁忌症:1疑有颅内压升高2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颜色状态及局部皮肤有炎症患者。8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价值的几种自身机体1抗核抗体检验(ANA),见于未经
15、治疗的S1E患者,达80%90%,活动期100%2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测定(抗-DNA),是S1E的特异性抗体3抗原多肽抗体谱测定:S1E病人可能为阳性9贫血的病因学分类1红细胞生成不足,分成两大类(1)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2)细胞分化或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合成障碍。2.红细胞破坏过多:分为两大类(1)红细胞内在缺陷(2)红细胞外来因素3失血:急性和慢性失血10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特点:血象:1、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血红蛋白的减少更为明显2、轻度贫血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呈消息报低色素性特征3、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4、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骨髓象: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幼红细胞百分率常30%使粒红细胞比例减低3、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中度以上贫血时,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细胞体积减小,胞质量小,着色偏碱性。4、粒细胞系相对减小,各阶段细胞比例和形态大致正常5、巨核细胞系正常11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和意义1、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1)增多: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2、是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3、是病情观察指标12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