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艺术设计专业群围绕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聚合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景观设计方向)等四个数字设计服务相关专业,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示范地和引领者,为宜居设计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数字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和设计服务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主要驱动力,围绕文化创意内容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而融合形成的新经济形态,呈现出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推动传统制造也、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的不断融合、渗透和变革,是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一、建设背景(一)数字创意产业
2、发展现状数字创意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数字创意产业总体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龙头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202()年,我省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430()亿元,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已经形成数字创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在吸纳就业方面也已形成独特优势。专业群重点对应数字创意产业的设计服务业,截至2020年底,全国仅在设计服务方面的机构企业就已超过9000家,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1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利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之一。数字创意产业作
3、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的不断融合发展,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2 .数字创意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巨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数字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相关产业保持平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从细分行业来看,2019年内容创作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行业的营业收入均超过1.6万亿元,成为产业发展的头部领域;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投资运营行业的增长率均超过10%,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的增长点。3 .地区创意产业
4、基础扎实本地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成熟稳定,产业基础雄厚,品牌企业实力较强,营收能力旺盛,生产总值领先全国,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科研支出及文化消费营收规模可观,具有高质量产业输出能力,已经形成了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在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和创新设计两大基础领域位居全国前列,在“一带一路”文化输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未来有潜力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高地。4 .数字创意产业生态环境优越2020年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确定数字创意产业为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0年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端化、专业化
5、、国际化为主攻方向,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提速发展新业态,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高地。明确提出大力提升创新设计能力,深化数字创意融合服务。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创意与制造、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加速融合、相互赋能,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全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建设发展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建立高质量城市生态系统,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这将为城乡规划、生态宜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广阔舞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二)数字创意产业行业发展趋势1.数字创意
6、产业发展高速化(1)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数字创意产业服务于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于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布局。数据显示,2018年数字创意产业增加值达35462亿元,占GDP比重4.29%,继续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前景十分可期。我国面向2035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分“三步走”:2020-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应实现重大发展,部分细分领域发展水平与世界同步;2025-2030年,数字创意产业水平应整体与世界同步,部分细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30-2035年,成为世界主要数字创意产业中心。(2)创意设计业迎来新机遇高端发展定位和政策支持为本地区集聚高端要素,实现更
7、高水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形成对接优势专业集群,提供雄厚的产业支撑、充分的社会支持和大量的市场需求。地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本地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在文化创意设计方面将组织各种大型活动,促进创意设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设计创意氛围浓厚。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以党建引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聚焦城,乡宜居设计服务领域;建立城乡宜居设计产教联盟,形成“多方联动”校
8、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德育引领、多方协同、分类培养、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层次两相融”课程体系;打造“双能力、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创新团队;社会服务力度显著增强;“中文+职业技能”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建成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专业群,综合办学实力居同类专业群前列;培养产业急需、创新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就业竞争力位列前3,为乡村振兴和数字文化创意领域提供人才支撑。(二)具体目标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城乡宜居设计产教联盟,创新“德育引领、多方协同、分类培养、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力争获1-2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协同共建“三层次两相融”的专业
9、群课程体系;建设立体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将1+X证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行业认可、国际认同的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思政教育案例6个,其中省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培育6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1-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 .教材与教法改革校企合作编写新形态教材,联合推进“课堂革命”。编写校本教材20种,开发省级校企双元合作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1-2部,力争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省级以上奖励30项;培育校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3-4个,省级以上“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2个,力争国家级“课堂革
10、命”典型案例1个。4 .教学创新团队培聘结合,引育并举,打造“双能力、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创新团队。引进专业群领军人才2-3名,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力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超过90%,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获奖3项以上;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2名、优秀教师或省级教学名师1个。5 .实践教学基地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共建5个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不少于10个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真实项目,开展项目实训60-100个;建设特色工作室28个;校外实践基地50个,建设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6 .技术技能平台引进高水平团队,成立城乡宜居设计研究中心;建立企业化运行的设计中
11、心,建章立制,承接企业真实项目;校行企共建特色工作室平台,建设“大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学生工作室三种类型特色工作室,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新增5个以上校级大师工作室,2个以上省级大师工作室。7 .社会服务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体系,年均完成实际项目10项以上,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年均3500人次。开展“百村计划”,用设计改造乡村、美化乡村、带动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对接院校提供教育扶贫支持,加强师生联动,每年举行2次学术交流会,为学生举行专题讲座2场,共享线上教育平台课程,联合举办课程作品展2场。8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人才培养、教
12、育培训、互派访学等国际合作;每年派遣教师5人次赴国外开设专业课程。开办“国际创意设计工作坊”项目、“中文+陶艺”项目、学生游学访学等,加强本土文化国际交流;每年培训外籍员工10名左右,师生互派访学每年3()人次左右。9 .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开展专业调研,完善专业群建设和管理相关制度;探索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依托技术技能平台及校外实训基地,“政校行企”四方共建产教融合管理机制,助推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实施。开展多方评价,常态监测与诊断改进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五、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以艺术设计专业群为平台,组
13、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组建“城乡宜居设计产教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城乡宜居设计产教联盟,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深入推进“德育引领、多方协同、分类培养、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1 .德育引领,着力推进三全育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家园意识,全面推进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1)开设“大国”课程和“时事讲座”“书记院长第一课”“艺思大讲堂等系列讲座与培训活动,积极聘请企也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等担任兼职德育教师,全面推进
14、“三全育人”,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三全浸润育人创新理念,强化学生深层次认同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激发设计灵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立项1-2项校级德育特色案例。(2)依托“创新创业工作室”等11个工作室和学生社团,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3)依托社区共建“党群服务中心”“名辅导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学生服务中心”,深入开展社区文化节、社区公益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园意识。2 .多方协同,共建产教融合平台专业
15、群依托城乡宜居设计产教联盟,形成多方协同校企合作平台,围绕城乡宜居设计、特色小镇、品牌推广等领域开展情景教学实践。建设1-2个省级及以上大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与合作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利用3-5年时间,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孵化、服务培训、项目咨询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每年立项1-2个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职教研究论文12篇。3 .学生中心,分类培养技能人才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观念,创新“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齿课融通”精英班、“课证融通” 1+X考证证书班、“赛证课相通”技能大赛培训班等分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 “岗课融通”推进精英班教学。依托产教联盟,面向视觉传播、品牌策划、室内设计、园林规划等领域的主要职业岗位设立精英班。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和岗位技能新规格动态调整和更新制定个性化的专业精英班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小班教学,从专业群各专业学生中择优自主双向选择20至30名学生进行行业精英培养,做好分层教学改革,注重专创融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