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及处置预案.docx
《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及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及处置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及处置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发生在输血时、输血后24小时内甚至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即发型输血反应和迟发型输血反应;按免疫学可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其中免疫性输血反应是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常见输血不良反应有:(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5)输血后紫瘢;(6)血小板输注无效;(7)循环负荷过重;(8)肺微血管栓塞;(9)溶血性输血反应;(10)细菌污染性
2、输血反应。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一)检验科接到临床输血科室反映有输血不良反应时,检验科医师应及时深入临床科室,协同临床医生作好相关处理与记录,提出输血指导意见,收回和保存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并报告科主任。(二)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2 .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痛。3 .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至30min测体温、血压一次。4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1) 2.4.1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者仍需输血,应改输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2) 2.4.2
3、如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抢救,处理程序见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处理程序。(三)怀疑过敏反应,执行以下程序:1 .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2 .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四)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1 .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输血 不良反应 处理 规范 处置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