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20讲.docx
《作文20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20讲.docx(9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讲画龙点睛精心拟题知识要点: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2、题好一半文。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考试说明: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1、巧用修辞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1)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四川成都)以阳
2、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江苏南通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山西长治),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2)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3)层递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4)比拟小树又快活了(江苏盐城)读水千遍真有趣(陕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5
3、)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6)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7)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8)设问错?对!(江苏南京)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9)反问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河北唐山)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10)顶真读书乐乐读书(浙江温州)活读书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
4、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11)反语我发现了家中的贼(河北石家庄)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12)仿拟我是服务的小行家(湖北武汉)读书就是爱自己(江苏徐州)前者仿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后者访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13)弓I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浙江温州风物长宜放眼量(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14)反复我为我服务(湖北武汉)前面的我为克隆人,两个“我重复,设置悬
5、念,新颖醒目。(15)通感绿色可听(青海西宁)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2、善于引用(1)引用诗词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4吊示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2)引用歌词
6、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晴天阴天雨天讲述的是自己一天的几次误会。3、借用符号(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
7、,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I=.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r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4、其他形式(1)转换角度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