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2026年6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9月一2026年6月)XXXX中学地处,由XXXX小学和XXXX中学组成。学校现有小学部、初中部,教职工140人,在校生约1846人。学校秉承近60年的建校文化,以“立人为本、以学成志”为校训,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和教育生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和路径。学校通过四轮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抓住“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改革”这五个关键点,达成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2、实施,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式,学校主动变革,思考如何落实新时期教育发展任务,如何围绕学校基础项目和重点工作破关成长,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按照XX区教体局关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文件精神,依据XX区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和XXXX中学章程的文件精神,编制XXXX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以系统的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校情分析(一)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64年8月,时称“XXXX中学”,隶属东郊公社管理,地址在XX路北侧,今十里堡附近,后经两次变迁,先后搬到则尔庄和胡住村,1965年学校迁至现址。1968年学校更名为XXXX中学
3、”,1973年7月1日,学校改制为国办全日制普通中学,更名为“XXXX中学”。2017年8月北宫大街小学整体迁入XX十中,发展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步构建出小初一体化的办学发展新格局。学校现在拥有46个教学班,1846名在校生。在编在岗教师140人。(二)发展优势1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具有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和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满意度不断提高。2 .教师业务素质高学校共有市区级教学能手62人,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稳居全区前列,近几年新分配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创新强、业务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研究能力强,是学校发展的基石。3 .学校改革意识浓(1)学校在探索理想教育的
4、路上,先后尝试过“启发式教学”“目标教学”“分层次教学”“语文实验室计划”“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132课堂教学”等,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联盟校,继续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六大教学改进行动,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2)学校积极探索、推行智慧校园、数字化先行培育校等建设,被评为潍坊市教育数字化先行校,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融入学校特色及亮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4 .学校教学设备精良学校为潍坊市数字化建设先行校,教学设施设备精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保障。(三)主要问题1
5、 .教师群体年龄过大。2023年,教师平均年龄43.7岁。140名教职工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45人,占全体教职工的32.1%,这部分群体家有二孩的居多,家庭情况牵扯精力大;50岁以上的教师有55人,占全体教职工的39.3%,这部分群体因年龄大导致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严重影响了工作精力和工作积极性。2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的生源目前以随迁子女为主,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各地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不同,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挑战。3 .家庭教育环境较差。我们的随迁子女家庭,多以小摊小贩为主,维持生计是家长的主要任务。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鲜有帮助,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落
6、后,常常重结果不重过程,有时简单粗暴。二、办学理念让每个生命都精彩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更新人的生存方式,使生命个体能勇敢地面对生活、自我发展、自我更新,是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学校应该通过对生命成长的关注、引导,培育出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积极和健康的生命个体,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三、发展目标(一)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校情,以现代学校治理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方式,持续推进小、初、高贯通培养,推动小学部、初中部的整体发展,全力塑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品质名校。立足于“学段衔接、贯通培养”,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132优质课堂品牌打造工程”,从理念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
7、系、评价体系系统梳理学校的育人体系,明晰育人路径,实现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小学部着力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天赋与潜能,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中学部着力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兴趣爱好和责任感,扎实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素养。(二)培养目标: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四、发展项目(一)重点发展项目1课堂建设(1)责任部门:教导处(2)发展目标:围绕XX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立足XX区教科院教学工作计划,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在“课程”视域下持续推进132优质课堂改革。锚定“三位
8、一体学程优化”教学新改革,践行课程标准新理念,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改进行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跨学科、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思维支架为为突破口,围绕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学习观察、素养作业五个维度的建设为关键技术支撑,突出学生立场,优化教学流程,研制十中好课堂必备要素体系。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课程整合、课程融合、特色课程开发,拓展课堂宽度和深度,实施数字化课堂转型。课堂建设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使核心素养落地,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在十中”好课堂品牌建设。(3)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推进“三位一体
9、学程优化”教学改革。找准深化132优质课堂突破点,以融入教学的课堂评价、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思维支架建设等为关键技术,持续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主要措施:深化新课标学习落地研究,培养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成为新课标坚定实践者和行家里手。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新课标研训和检测,准确把握课标理念,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继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从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思等环节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关键要素。从学段、学期、单元、课时四个层面,提炼132优质课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素养发展的序列化。从情境、知识、标准三个层面,突出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凸显促进学习的评价。以全
10、员晒课、青年教师成长课、求是大讲堂等活动为依托,推进“三位一体学程优化”课堂展示,提升课堂品质。从课堂“结构化板书”设计、学案构建思维导图设计、素养型作业设计三条实施路径,将思维支架作为教学改进行动推进的关键点,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采取专家讲座、课例研讨、百课千人、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研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实现教师的梯次培养。落实基于标准的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教研/备课组建设,以学科年度重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微改革”为组织形式,开展学科育人课堂教学研究。第二年(2024年9月2025年8月)主要目标:持续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强化课堂育
11、人导向,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素养型作业、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单元整体教学、数字化课堂为关键技术,探索课堂流程再造,优化教学环节,打造优质课堂范式。主要措施:深化新课标学习落地研究,从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思等环节强化新课标融入,以学课标、考课标、展课标、评课标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新课标的扎实落地。以大概念为引领,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突出单元目标与素养的对接、单元情境设计、单元评价设计等关键技术,重构教学流程,引领学生认知的螺旋上升。开展学科特色下的深度学习研究,构建结构型学科思维课堂,从导学案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显性化和结构化。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技术赋能评价
12、等多元评价方式,引领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的反馈、收集、整理,以评价促发展。推进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落实好教学常规,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业务干部、青年教师等不同群体的集体教研优势,助推校本教研有效开展。为落实减负增效,凸显作业设计素养导向,为基础型作业和提升型作业。基础型作业遵循中考指向标,重视知识建构过程、重视问题解决、重视迁移运用。提升型作业重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凸显跨学科、实践性、学科特色,指向实践育人。借助信息技术重塑课堂流程,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效率,提炼数字化课堂转型的关键路径。第三年(2025年9月2026年6月)主要目标:坚持“五育融合”,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
13、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推进跨学科、大单元教学,打造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十中“好课堂”。主要措施:持续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引导学生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跨学科学习方案展评活动,形成学校项目化学习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探索作业评价设计与展示、学科素养发展活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重点开展基于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实现技术赋能评价。持续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十中“好课堂”品牌建设,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提炼十中“好课堂”学习范式模型,以级部、全校层面进行阶段性“好课堂”成果展示,狠抓教学质量“教好书”。抓实
14、新型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提质教育教学。以“课例研讨+课堂观察+评课议课”的形式,持续开展基于证据的听评课研究活动,按照规划先行-计划传达-活动落地的路径,保障学科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务实高效。立足教学质量提升,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强化课堂学习结果的诊断、反馈作用,推动精准教学、高效教学。继续开展教师的求是大讲堂,搭建教师研究交流的平台,保障学校各个层面研究结果的及时推广,并整理交流内容,形成研究成果体系,以作业改革助推课堂变革,打通课内外学习壁垒,融入单元学历案研究,落实“双减”要求,减负提质增效。强化学校“好课堂”品牌建设实施主体责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教科研基础性作用,提高教学研究针对
15、性、实效性。2 .贯通培养(1)责任部门:教导处(2)发展目标: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目标,深刻理解贯通育人价值,积极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初高贯通培养范式,通过项目化、课题化的路径,在课程开发与实施、协同联合教研、师资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新提升。3 .年度目标和措施:第一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小初高贯通培养的研究,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开发系列贯通课程。构建教师协同联合教研机制,促进研究的扎实落地。初步形成贯通课程资源,及时总结有效做法。主要措施: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研究团队,进行项目化管理,学年初制定研究计划,明确推进措施,采取定期沙龙、定期调度、学年末汇报研究成果的闭环管理路径推动落实。组织开发小初衔接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中关键学科,进行小初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开发初高贯通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标准学业质量中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合理分布,形成高考知识体系的六年一贯制,构建起初高贯通课程体系。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建立学科教研群,落实教研活动的组织程序、规范教研活动的流程,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设计课程方案。在设计时,注重教学资源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