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与反思1.课题?一去二三里?2.课型讲授课3.辅助工具1)教具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4.教学目标11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本学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1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2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本学段课程目标: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 .掌握汉
2、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那么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标准、端正、整洁。4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5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2)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学习联系生活识字,结合图画识字学文。情感态度1感受识字的快乐,喜欢识字。3 .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4 .学习运用表数字的汉字,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5.教学内容11)教材简析和
3、教学重、难点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发动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1、含有数字的词语2、一些节日3、含有数字的古诗?咏雪诗?(3)课堂练习设计在语文课本第45页田字格中描红并练写6.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大多数学生
4、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局部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13学生差异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在数学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有局部学生已在入学前就认识了本课的局部生字。7.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8.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学认诗题1、同学们会数数吗?咱们一起从1数到10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去二三里 教学 设计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