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
《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常规常见的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霞上骨折、尺椀骨干双骨折、楮骨远端骨折;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胫腓骨骨折。一、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豚上2cm段内的骨折,常见于青年和中年人。【病因】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段导致横形或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常由于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上传,加之身体倾倒产生的剪式应力,导致肱骨中下1/3段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有时因投掷运动或“掰腕”,也可导致中下1/3骨折。【临床表现】受伤后,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瘀斑及功能障碍。肱骨干可出现假关节活动、骨擦感、患肢缩短等。肱
2、骨干中下1/3段骨折易发生梯神经损伤,合并梯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椀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等表现。【治疗要点】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位置和移位情况,大多数肱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粉碎性、开放性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肱骨干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1石膏固定复位后比较稳定的骨折,可用U形石膏固定。若为中、下段长斜形或长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后不稳定,可用上肢悬垂石膏固定,但有可能因重量太大,导致骨折端分离,宜采用轻质石膏,并在固定中严密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2 ,小夹板固定用四块合适长度的小夹板分别置于上臂前、内、外、后侧捆扎固定。在屈肘
3、90。位用三角巾悬吊。成人固定68周,儿童固定46周。3 .康复治疗复位术后抬高患肢,主动练习手指屈伸活动。23周后,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68周后加大活动量,并作肩关节旋转活动。在锻炼过程中,要随时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骨折完全愈合后去除外固定。内固定物可在半年以后取出,若无不适也可不必取出。在锻炼过程中,可配合理疗、体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二、肱骨螺上骨折肱骨踝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霞交界处的骨折。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雕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牌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在肱骨豚内、前方,有
4、肱动脉、正中神经经过。一旦发生骨折,神经血管容易受到损伤。在肱骨螺的内侧有尺神经,外侧有槎神经,均可因肱骨豚上骨折的侧方移位而受到损伤。在儿童期,肱骨下端有骨髓,若骨折线通过惭板,有可能影响骨髓的发育,因而常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肱骨豚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病因和分类】根据暴力来源和移位方向,可分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1伸直型较常见,占85.4%o多因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肘关节呈半屈或伸直位,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产生剪式应力,使肱骨干与肱骨段交界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常损伤肱前肌,压迫或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造成前臂缺血性肌痉挛。骨折远端向侧方移位可挫伤槎神
5、经或尺神经。4 .屈曲型少见。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部着地,外力自上而下,尺骨鹰嘴直接撞击肱骨下端,导致踝上部屈曲型骨折。很少合并血管和神经损伤。【临床表现】肘关节明显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有时可出现皮下瘀血或皮肤水疱。伸直型骨折时,鹰嘴与远侧骨折端向后方突出,近折端向前移,外形如肘关节脱位,但保持正常的肘后三角,可有骨擦音、反常活动等。还可伴有正中、梯、尺神经损伤,表现为手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肱动脉挫伤或受压者因发生血管痉挛可致前臂缺血,出现剧痛、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表现。与肱骨豚上骨折相关的缺血性肌挛缩,可导致爪形手或后遗肘内翻畸形。三、尺椀骨干
6、双骨折尺梯骨干双骨折较多见,占各类骨折的6%左右,以青少年多见;易并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病因】1直接暴力多为重物直接打击、机器或车轮的直接碾压,或刀砍伤等。特点为两骨的骨折线在同一平面,呈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肌腱断裂、神经血管损伤等。5 .间接暴力常为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沿腕关节及梯骨下端上传,致税骨中1/3部骨折;暴力又通过骨间膜斜行向下方传导,造成尺骨低位斜形骨折。6 .扭转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扭转,导致不同平面的尺梯骨螺旋或斜形骨折。尺骨的骨折线多高于楼骨的骨折线。【临床表现】前臂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尤其是不能旋转活动。检查可发现
7、骨擦音和反常活动。严重者可出现疼痛进行性加剧、肢体肿胀、手指呈屈曲状态、皮肤苍白发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表现。四、槐骨远端骨折椀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椀骨远端关节面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病因】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椀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COIIeS骨折)多因跌倒后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前而受伤。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由于跌倒后手背着地、腕关节屈曲而受伤,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较伸直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四肢 骨折 患者 护理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