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
《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常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心搏骤停心搏骤停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一旦发生,将立即导致脑和其他脏器血液供给中断,组织严重缺氧和代谢障碍。对心搏骤停着立即采取回复有效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抢救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1 .准确、及时判断实施心肺复苏前必须准确、及时判断病人有无突发意识丧失,有无自主呼吸,有无大动脉(劲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2 .紧急处理措施(1)人工循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至少IOO-12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5-6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并让一人通
2、知医生,如为目击者立即拳击心前区12次,再行胸外心脏按压。(2)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畅通气道是人工呼吸的首要条件。面罩球囊控制呼吸,连接氧气810I分,如有条件者立即气管插管,进行加压给氧,无条件时应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400600m1.(3)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般首选上腔静脉系统给药,如肘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以便药物尽快起效。(4)心电监护:观察抢救效果,必要时除颤起搏。(5)脑复苏:头部置冰帽,体表大血管处,如颈、腹股沟、腋下置冰袋;同时应用脑复苏药物,如冬眠药物、脱水药及能量合剂等。(6)纠正酸中毒:可选用碳酸氢钠注射液。3.病情观察(1)观察病人的通气效果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氧流量为561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使用人工呼吸机。使用呼吸机通气的病人每小时吸痰1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2)观察循环复苏效果:观察有无窦性心律,心搏的频率、节律,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心脏对复苏药物的反应;观察血压的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再保持血容量的基础上,是使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保证心、脑、肾组织的供血;密切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和肢体活动等;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3)观察重要脏器的功能: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定时监测尿素氮、肌酊等,保护肾功能。(4)复苏的有效指征:面色
4、、口唇由发组转为红润;自主呼吸恢复;能触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26OmmHg;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出现。(5)复苏终止指征脑死亡: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全部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脑电活动消失。心脏停搏至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超过30分钟,又坚持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无任何反应,心电图示波屏上呈一条直线。4.一般护理(1)预防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眼部护理等。(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发生。(3)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药品,防止再次发生心搏骤停。(4)目标温度管理:
5、体温32-36C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5)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6)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限制探视人员。第二节休克一、心源性休克凡能严重地影响心脏排血功能,使心排血量急剧降低的原因,都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如大范围心肌梗死、弥漫性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肺动脉拴塞、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各种严重心脏病晚期,以心肌梗死最为常见。其主要特点:由于心泵衰竭,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交感神经兴奋,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因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和压力升高;较早地出现较为严重的肺淤
6、血和肺水肿,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1 .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休克体位。如发生心搏骤停,则按心搏骤停抢救。2 .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神志的变化,有无皮肤湿冷、花斑、发纳、心前区疼痛等。血压、脉搏及呼吸每1530分钟测量1次,测量脉搏时间为30秒,当脉搏不规则是连续测1分钟,注意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每小时尿量,做好记录,及时告知医生。3 .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I分,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4 .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调节药物浓度、滴速,使收缩压维持在90IOOmmHg水平,注意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渗。5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暖以加盖
7、棉被为宜,不宜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按时翻身,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压疮。6 .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二、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急性的、速度较快的失血。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神经功能紊乱等。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极易导致病人死亡。7 立即建立2条静脉输液通道,保证输血、输液通畅。8 .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准备输血并按医嘱准备平衡液、碳酸氢钠等。9 .妥善安排输注液体的先后顺序在尚未配好新鲜血时输注平衡液,1小时内输液15002000m1,晶体与胶体比例为(2.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危重 护理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