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docx
《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概称崩漏。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可发生于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西医学中“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范畴,可互参。历代医著对崩漏论述不断深化。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之妇科血崩证。汉代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曰:“妇人宿有癫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
2、茯苓丸主之。首先提出“漏下”之名和宿有瘤病,又兼受孕,痼害胎下血不止,以及瘀阻冲任、子宫之病机、治法及方药。在同篇的胶艾汤证中,对漏下、半产后续下血不止、妊娠下血三种不同情况所致的阴道出血症作了初步鉴别,并以胶艾汤异病同治之。又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了妇人年五十,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温经汤主之,是冲任虚寒兼瘀热互结导致更年期崩漏的证治。此外,本篇还记载“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和以脉诊断半产漏下。内经论崩和金匮要略论漏下,为后世研究崩漏奠定了基础。隋代诸病源候论首列“漏下候”“崩中候”“崩中漏下候”,并指出是由于“劳伤气血”或“脏腑损伤”,以致“冲任二脉虚损”,“不能制约经血
3、”为主要病机,还观察到崩与漏可以互相转化。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中多处合称崩漏。如“崩漏不止,亦由阴阳衰盛,寒热为邪”;“若经候过多,遂至崩漏”。显然,陈自明已把崩漏列入“调经门”中。并合称“崩漏,金元时代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论崩主脾肾之虚,又认为“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二明代医家对崩漏的认识较深刻,如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后世医家继承并发展了三法的内涵,推陈出新,成为治疗崩漏的“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值得推崇的是景岳全书妇人规对崩漏论述尤为全面和精辟,明确指出:“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J确立了崩漏属
4、严重的月经病范畴。对病因病机提出“先损脾胃,次及冲任”,“穷必及肾二尤其认为与五脏阴虚阳搏有关,“五脏皆有阴虚,五脏皆有阳搏”,“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二进而提出“凡治此之法,宜审脏气,宜察阴阳。无火者求其脏而培之、补之;有火者察其经而清之、养之”,并出具了各证型之方药。如“举元煎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若去血过多,血脱气竭者,当速用独参汤提握其气,以防脱绝:这是补气固脱和回阳救逆防脱的崩漏急症抢救的措施。此外,还观察到崩漏发病过程中“崩”与“阻隔”交替出现,即“过期阻隔,便有崩决之兆”的发病特点。清代傅青主女科又提出“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创制治
5、疗气虚血崩昏暗的“固本止崩汤“和治血瘀致崩的“逐瘀止血汤”,均为后世常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总括崩漏为:“淋沥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妇科玉尺较全面地概括崩漏的病因“究其源则有六大端,一由火热、二由虚寒、三由劳伤、四由气陷、五由血瘀、六由虚弱”。历代医家认识并论治崩漏源远流长,从广泛到深化,逐步明确了崩漏在月经病范围,并全面论述其病因病机、临床复杂多变的证候特点、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及急救法,尤其是提出了很有特色和优势的“治崩三法”,这些学术理论和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学术价值。【病因病机】崩漏的发病是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
6、致崩漏的常见病因病机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概括为虚、热、瘀。1脾虚素体脾虚,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血失统摄,甚则虚而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发为崩漏。如妇科玉尺云:“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J2.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久病大病穷必及肾,或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泻失常发为崩漏。亦有素体阳虚,命门火衰,或久崩久漏,阴损及阳,阳不摄阴,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或素体肾阴亏虚,或多产房劳耗伤真阴,阴虚失守,虚火动血,迫血妄行,子宫藏泻无度,遂致崩漏。3,血热素体
7、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4.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热灼、寒凝、虚滞致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合阴阳,内生瘀血;或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血不归经而妄行,遂成崩漏O综上所述,崩漏为病,虽与所有血证一样,可概括为虚、热、瘀的机理,但由于脏腑相生相克,脏腑、气血、经络密切相关。又病程日久,易于反复,故崩漏的发生和发展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因果相干。无论病起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病。肾有肾气、肾阴、肾阳之分。如阴虚阳搏成崩,病本在肾水阴虚,由此不能济心涵木,以致如女科正宗所云
8、“心火亢盛,肝肾之相火夹心火之势亦从而相煽”,而成为心、肝、肾同病之崩漏证。又无论何因导致崩漏日久,由于失血耗气伤阴,离经之血为瘀,均可不同程度的存在气阴虚夹瘀的病机。此外,久崩、久漏,“阴损及阳,或崩漏日久,易感邪毒均可影响病情的变化。故崩漏的病机错综复杂,正如女科证治约旨所说:“盖血生于心,藏于肝,统于脾,流行升降,灌注八脉,如环无端。至经血崩漏,肝不藏而脾不统,心肾损伤,奇经不固,瘀热内炽,堤防不固,或成崩,或成漏,经血运行,失其常度。”崩漏病因病机,虽有在脏在经、在气在血之不同,然其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藏泻无度。可归结为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的严重失调。【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科 崩漏 疾病 中医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