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社会服务专业群属于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对接生活性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大类)中的社区服务业,重点培养适应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所需要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人员。社区服务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服务业,是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共同家园,社区服务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服务业关乎百姓的衣食住行,关系到稳增长、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的大局,在经济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服务业及其供给侧改革,目的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居民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不断满足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社区服务业要发展,只有聚焦社区治理,提升服务品质,才有源头活水,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社会服务专业群对接社区服务业,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下的社区文化艺术服务、社区居民物业管理服务、社区房屋中介服务以及社区居民法律服务等内容,对接现代文秘、现代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法律文秘等4个专业,致力于打造成现代社区服务人才培养高地。一、建设背景(一)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1 .国家重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年,国家就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顺管理体制,以规划为先导,统筹推动社区服务业
3、发展”,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引导社区服务向规范化和网络化方面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服务业”。2021年3月正式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与智慧社区、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2 .社区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10月印发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
4、20年)强调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智能化、多元化,提升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让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切身感受。截至2020年9月,全国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44.2万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513个,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31.8万个,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9.6万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96.4%,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83.7%。初步形成社区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衔接配套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社区服务业的范围将更加广泛,服务质量将逐步提高,服务地域将由城市向农村小城镇、乡村居民区扩散,甚至由国内向国外发展,服务经营将由小规模、
5、个体经营向集团化、连锁经营转化,这些需求和转变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繁荣消费市场,这些都预示着社区服务业肯定会有很好地发展。2020年社区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线上社区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18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达到1139亿元。线下社区服务仍然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形式,多数社区服务项目都是通过线下完成,2018年国内线下社区服务市场规模约8634亿元。3 .社区服务业仍存在供给侧短板近年来,我国社区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加强和发展社区服务业,是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基
6、础工程。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但总的来看,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业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社区人居环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社区资源配置、社区减负增效、社区物业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城乡社区服务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滞后于城市局面尚未得到彻底扭转;城乡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和技术更新相对滞后,服务项目和资源投入依然紧张;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不充分,专业教育和人员培训亟待加强;与全行业基本建设投资相比,社
7、区服务业投资明显不足;与国外成熟的企业化运作模式相比,我国社区服务业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和健全。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二)社区服务业发展趋势1 .社区服务业面临机遇,拓展便民增值服务“十四五”时期,世界经济将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为明显,社区服务业将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服务也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增强,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由服务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迈进的基础更加坚实。服务业增加值占
8、GDP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业将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大纲提出要“鼓励社区商业业态创新,拓展便民增值服务”,“鼓励发展社区教育”,“加快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的养老服务网络”,“积极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大纲所提及的社区服务业领域宽、范围广,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将成为拉动服务经济的新动力。大纲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将重点发展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社区服务领域,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特别是社区
9、居民和家庭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法律服务等具有新兴消费特征的社区服务业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力发展。根据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对未来消费市场趋势的预测,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兴消费将在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及消费结构上不断创新发展,相较于传统以商品为主的消费模式,新兴消费更加以服务消费为中心,必将成为引领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力量。2 .社区服务向两端延伸,复合人才培养紧缺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下,社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相比,诸多社区生活服务领域仍存在供给短板。如社区文化艺术服务
10、、社区居民物业管理服务、社区房屋中介服务以及社区居民法律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亟待提高,突出体现为从业人员队伍薄弱,供不应求。这类社区服务业许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不能满足专业化、精细化和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并且从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而受就业观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高素质人才又缺乏进入社区服务的意愿,对该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客观阻碍。因此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社会服务专业群对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面向社区服务业,积极把握国家政策利好赋能职业教育改革新动力的良好机遇,依托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遵循教学服务产业原则,加快培养掌握社区文化艺术服务
11、、社区居民物业管理服务、社区房屋中介服务以及社区居民法律服务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下的现代社区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成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 .促社区服务产教融合,人才培育卓有成效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下,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毋庸置疑,人才是最重要的保障。早在1991年,我校就着手探索围绕社区服务领域的专业改革,以现代文秘专业为龙头、整合现代物业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法律文秘专业的资源,围绕社区服务对上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着力培养从事社
12、区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并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会贯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双证”毕业。为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利用在社区服务产教融合方面的地缘优势,与多家社区服务机构保持着良好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就业平台。据近三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校现代文秘专业、现代物业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法律文秘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薪酬都在平均水平之上。不仅如此,我校将继续整合社区产教资源,规划建设社区产教联盟,进而辐射全国,带动欠发达地区社区服务行业的发展。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服务社区服务业产业,紧扣城乡社区治理,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下的社区文化艺术服务、社区居民物
13、业管理服务、社区房屋中介服务以及社区居民法律服务,遵循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融合发展的原则,建设成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社区服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专业群。(二)具体目标经过5年建设,本专业群与现代社区服务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同城乡社区居民期待更加契合。(1)创新“德技并修、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德技并修;依托产教联盟,实施校行政企企四方联动。建设省级课程思政名师和团队1-2个,省级德育特色案例1-2个,实施1-2门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学分制与分层分类教学。(2)构建两课堂、五模块课程体系与高水平开放型教学资源。建成优
14、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国家级1-2门、省级7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4门,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2个。(3)开发校企双元特色教材与教法改革。开发校企双元特色教材5部以上,立项1-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教学能力比赛省级奖项4-8项,国家级奖项1-3项;微课比赛省级4-8项,国家级2-4项。(4)打造“名师+名匠”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造就名度高、影响力大“专家级”专业群带头人2名,牵头建设12个省级以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立项省级教学团队。(5)构建专通结合、群内互通、内外互联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9间校内实训室,新增3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成立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1个省级协同创
15、新中心(7)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每年社会服务到款培训到款额不低于200万,年社会培训不少于3500人次。(8)提升职业教育品牌国际影响力。每年为外国人开设国学宣传或讲座年均2-4次,2名以上教师境外学习;学生双向交流人数70人以上。(9)建立保障机制,多维度促进专业群建设顺利运作与可持续性发展。成立专业群动态调整专家小组、建立动态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专业群三方诊改机制。五、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 .依托产教联盟,创新“德技并修、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顺应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的现代社区服务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BE),依托产教联盟,实施校行政企企四方联动,创新“德技并修、四方联动”的第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德技并修”,即以先进文化引领人,以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将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全面落实到各门课程之中,形成细化、可操作、可达成的“学习成果”,确保专业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观教育的全面融合,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在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