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产业链深度研究.docx
《北斗导航产业链深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斗导航产业链深度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斗导航产业链深度研究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启我国卫导新纪元北斗三号卫导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我国北斗三号自2009年11月启动建设,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2023年7月29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第55颗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并正式入网。北斗三号星上系统包含3颗GEo卫星、3颗IGSo卫星、24颗MEo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实现自主可控。自2017年11月起我国用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建成40余个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体化运行能力。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据两
2、大功能,向位于地表及其以上1000千米空间的全球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具体包括:面向全球范围,30颗北斗卫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RNSS)服务、3颗MEo卫星提供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一)横向对比: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呈现“1+3”格局,北斗三号发力在即当前全球有四大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呈现出“1+3”的格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1oba1NavigationSate11iteSystem,即GNSS)是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系统(4家)、
3、区域系统(2家)和星基增强系统(6家)等。而有能力为全球提供服务的卫导系统仅有4家,呈现“1+3”格局,即“1”:美国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3”:俄罗斯“格罗纳斯”系统(G1ONASS).欧洲“伽利略”系统(GA1I1EO)和中国的北斗系统(BDS)o1如今的北斗:兼具优秀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技术指标,已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四大全球性导航卫星系统由于其建成时间,技术水平等差异,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北斗系统具备一定优势:在功能上来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通导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通信加导航双功能的结合,拥有GPS没有的短报文能力,北斗机载设备能实现飞机位置的
4、短信报告。从技术指标上来看,北斗在亚太地区精度北斗更胜一筹。四大系统的理论定位精度相差无几,都可提供可用的导航定位服务,但北斗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精度极具竞争力。另外,因为我国有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使得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并有能力提供高精度服务。经过测试评估,广域米级、分米级实时差分定位精度水平分别小于2叭O.5m,垂直分别小于3m,1m;区域厘米级实时差分精度达到水平小于5cm,垂直小于10cm;后处理毫米级精密定位精度,水平小于1mm,垂直小于IOmmo截止2023年底,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的发布,可将民用手机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大众消费级车辆导航等也可享受高
5、精度定位服务。相比较而言,在国内GPS仅能提供民用精度的导航定位数据,无法提供高精度服务。在设计上,北斗系统采用了三种轨道的混合星座设计、采用独立的双向时间同步观测体制、支持星间链路观测。由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拥有中圆地球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混合卫星星座,相比只有单一轨道的其他星座,北斗设备有更强的适用性,可满足复杂情况下的定位和短报文需求。相较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同时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从稳定性看,
6、北斗系统做到技术自主可控,服务稳定可靠。作为另一个全球导航系统,伽利略自提供服务四年来多次发生严重故障,根据欧洲“伽利略”停摆的深刻教训,伽利略系统多次故障的原因系原子钟异常引起,而作为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伽利略使用的原子钟来自美国,欧洲本土并没有能力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时间数据。伽利略多次故障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声望上都是沉重的打击,这也决定了其只能作为其他导航系统的参考和备用,而不能脱离其他系统独立运行。伽利略系统的教训重申了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我国自行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
7、100%,且迄今无严重故障。星载原子钟的精度通俗指标是十万年差一秒,而北斗三号卫星搭载的星载原子钟精度达到了三百万年差一秒。在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北斗三号系统做到了高稳定和高精度,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获取优质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2.北斗的未来:卫导兼容并济,优异的服务性能将帮助北斗撬动更大全球市场多系统兼容成为未来卫导发展方向,GPS一家独大局面或将改变。一个有意义的定位数据需至少4个卫星的支持,4大导航系统基本都无法做到全天候100%的全球覆盖。同时,也因为重点支持区域不同,各导航不同区域的精度也有所区别。用户在使用卫导信号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系统,多个系统互相备份有助于提高服务的稳定性
8、。因此,各大导航系统不是完全的竞争敌对关系,多星座合作、并存、兼容将是未来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GPS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未来或将改变。从技术层面来说,多频接收机比单频接收机在可实现的精度方面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现阶段多模接收机门槛变低,多家导航并存局面存在可能。随着全球导航系统现代化建设和升级的逐步进行,四大GNSS接连覆盖E5波段,例如,北斗三的B2a可对应GPS的15频段以及GA111EO的E5a频道,再加上北斗二的B2I对应G1ONASS的13频段和GA1I1Eo的E5b频道,因此目前在E5频段可提供全部四大GNSS星座的高质量开放信号。E5带来了丰富的优势:由于得到所有GN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斗 导航 产业链 深度 研究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