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23年秋季的新版苏教科学教材。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2 .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 .强化对科学探究和二工程实践的指导。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领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为此,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4 .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STEM单元。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缩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与主要指向概念理解及运用的主题单元不同的是,STEM主要指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
3、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5 .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教材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有探究性游戏,有科学DIY,有种植和饲养,还有观察与阅读这些学习活动有趣、有效、易做。为配合学习活动,教材配套了供学生观看的高清视频,供学生动手做的学具材料和供学生记录、课外拓展用的活动手册。全新的网站还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6 .重视科技史的学习。为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教材在主题单元中渗透科技史内容,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面,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
4、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能从对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
5、类别。3、乐于观察小动物,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据等接触和感知环境。4、能列举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5、能够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物体的运动。6、能够简单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了解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尝试用图示、文字描述运动特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形式。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认识到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初步建立世间万物都在运动的观念。7、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力,能够举例说出弹力、摩擦力、浮力等在生活中的应用。8、能够利用结构性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结合力的测量,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影响弹力、摩擦力的大小以及物体沉浮状态的因
6、素。10、体会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必要时要收集一定的数据。11、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12、能够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13、能运用所学电的知识和解暗箱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箱的秘密。14、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15、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16、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17、能够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岩石与矿物的外部特征。18、能够科学描述常见岩石及典型矿物的表面特征。19、能举例说出人类利用矿物资源进行工农业生产的例子,知道矿物是重20、要的自然资源,树立合理开采利
7、用矿物资源的意识。四、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班里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五、教学进度表单元课题名称课时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2.鱼类13.鸟类14.哺乳类1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5.运动与位置16.不同的运动17.运动的快慢1第三单元常见的力8.力与运动19.弹力210.摩擦力211.浮力.2第四单元简单电路12.点亮小灯泡113.导体和
8、绝缘体114.电路暗箱115.生活中的电1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16.常见的岩石217.认识矿物1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1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
9、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六个单元,共19课,但是却包含了14个主要概念的分布: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4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6 .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7 .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
10、的生物。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11 .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2 .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14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5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6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7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8 .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在以上14个涉及的概念中,1、4、5、7、9、11.12、14、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
11、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各单元设计意图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设计意图: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学家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
12、为同一类。动物分类的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动物学必需的基础。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健康。在物种日益减少的今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实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每一个地球人都需要关注的话题。学生在低年段的学习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并观察其特征,形成了有关动物的初步概念。本单元对动物的研究从重点关注动物个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过渡到关注动物类别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了解与某类动物本质特征相关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本单元也为学生在高年段时研究微生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打下基础。动物种类繁多,从“大家族”这一话题入手研究动物,能体现动物
13、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可以更好地突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类别的识别与研究。观察与描述是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探究技能培养的重点。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关注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归纳出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本单元在动物大家族的主题下也包含对一些珍稀动物的认识。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设计意图: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当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运动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活动,我们常用生命在于运动来形容运动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典型的如动物的肢体动作、机器运转、天体运行等,可以说运动无
14、处不在。运动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人们用运动来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用速度来比较各类竞速类体育比赛的成绩,尝试制造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根据不同运动形式的特征制造不同的机器帮助人们进行生产等,运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运动并不陌生,只是他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孤立情境下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很少将运动置于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上进行判别,也不能很好地区分运动形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并描述运动,帮助学生纠正头脑中关于运动的一些错误或片面认
15、识,如片面认为乘电梯的人或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就是在低年段静态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观察并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运动的形式与特征,并用速度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时将运动与能量建立联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本单元是对低年段学习运动内容的延续与深入,同时为初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辩证地认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打下基础。本单元用物体的运动这个主题涵盖了物体运动的位置与状态态、运动的形式、运动的快慢这三个主要概念,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测量、排序等活动,关注学生比较、归纳、分析等科学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是运动的这个朴素的世界观。第3单元常见的力设计意图: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虽然看不到力,但是可以从物体的形状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去感知力。自然界中,力与运动一样普遍存在,只要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力的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汽车制动、划船运动涉及摩擦力,撑竿跳高、弹力玩具涉及弹力,轮船受浮力的影响,发射火箭要借助反冲力等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低年段学生主要从施力方向上认识了推力和拉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到了中年段继续学习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如弹力、摩擦力、浮力,不仅继续关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