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docx
《2023年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2023年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精选文档)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五年的时间了,今年8月1820日参加了小学语文老师地方新课程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使我加深了对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1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五年的时间了,今年8月18-20日参加了小学语文老师地方新课程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熟悉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次培训的针对性很强,学员都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直接参加者,培训主题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行
2、为创新,目的是帮助一线老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正确把握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升老师的熟悉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的专业进展。这次富有针对性的培训,真正达到了训而能用、训而有用的目的。首先,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进展”的全新理念,新课程培育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进展的“整体的人工新课程改革后,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公平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新课程给了
3、我们老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老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正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进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猎取新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提倡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情感体验,培育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老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
4、们乐观、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加者、探究者与讨论者。这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信任,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进展的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2“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老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制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
5、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老师为主体,开发旨在进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究、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老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一、几点思考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奇感不少老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奇,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老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讨论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
6、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奇,也不是高不行攀的。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养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进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果”,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养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3、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育、熬炼和提高老师参加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进展,但就老师本身而言是确立老师即讨论者
7、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进展。所以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加课程开发过程本身。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动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老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把握。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老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
8、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动身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进展为其规律起点。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老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爱好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爱好、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老师在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课程设计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