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透视!农业“芯片”:中国种子战略.docx
《深度透视!农业“芯片”:中国种子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透视!农业“芯片”:中国种子战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近,习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假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对于农业现代化更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个新品种是怎么培育出来的?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攻关的进展如何?怎样让种业拥有更多“中国芯” ?育种有多难?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是某一作物群体成为品
2、种的基本要求。“生物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一个是遗传,另一个是变异。变异既有自然变异,也有人为创造产生的变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久然介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就有了驯化一一把野生植物变成人工种植或栽培的,这是择优留种。真正的现代育种是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之后产生的,距今只有100多年。”作物常规育种一般包括几个基本步骤:遗传变异的发现和创新,遗传变异的选择和固定,品种(组合、群体)的决选和审定,新品种繁殖和推广。“育种是在现有种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让它们变得更好,如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虫耐旱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
3、“如何让产量更高?要去发现一些对产量有贡献的优良基因,渐进地进行一些重组和优化。”育种说起来不难理解,但实际做起来周期长、难度大、失败率高。赵久然认为,把种子比作农业的“芯片”十分形象。芯片中有大量的晶体管,种子里也有数以万计的基因。作物性状首先是由基因来决定的,环境对基因的表达也有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非常多,而且选育优良性状时,基因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影响,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所以培育出优秀品种难度非常大。”刘录祥介绍,现代育种首先要把优良的基因发掘、鉴定出来,再把带有这些基因的材料梳理出来。这些材料进一步地杂交、分离、重组、筛选,最后把对育种目标有用的基因重新“组装”起来,同时把不利的
4、基因淘汰掉。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实验室,检测员对保存的水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检测。新华社发育种对促进作物生产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刘录祥解释,育种技术的革新发展,是农作物增产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此外,育种还能增强抗性,比如抗干旱、抗寒或耐高温,减轻病虫害等。20世纪以来,全球种业科技先后经历矮秆化、杂交化、生物技术3次主要的技术革命。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特别是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常规
5、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也在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新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向前迈进。”刘录祥告诉记者。还面临哪些“卡脖子”难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主粮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介绍,在国家科技计划等支持下,我国种业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以2021年为例,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摩擦禾来源的大片段缺失变异的进化动态及功能影响;关键核心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度 透视 农业 芯片 中国 种子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