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处理.docx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处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处理一、血肿预防及处理1 .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忖乱穿刺出现血肿。2 .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张器。否则,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张器,则更易引起出血。3 .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证,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作此项操作。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分钟。4 .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5 .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
2、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作。6 .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朝向心脏方向,针稍稍退出再置入导丝或稍前进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7 .己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范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二、导管感染预防及处理1 .选择一次性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之前对穿刺包的密封度、有效期进行仔细检查。2 .严格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定时更换输液接头及输液管。3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留置时间越短越好,若病情需要,最长留置710天
3、拔管。或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置管。4 .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给予丙种球蛋白、氨基酸等营养药液,以提高机体抵抗力。5 .置管的患者出现高热,如果找不到解释高热的其他原因,应及时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管尖端剪下常规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6 .根据血培养明确感染的细菌及敏感的药物后常规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三、气胸、血气胸预防及处理1 .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穿刺定位要准确,熟练操作技术,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暂停穿刺,操作前使用镇静剂。待患者安静后方可实行。2 .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及胸部情况,必要时拍胸片以确定有无气胸。3,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
4、FI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一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升,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的气体可自行吸收。4 .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的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应早行剖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5 .若为交通性气胸:气胸量小且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可卧床休息并限制活动或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瓶,可自行封闭转为闭合性气胸;如果呼吸困难明显者可使用负压吸引,在肺复张的过程中破口随之关闭。6 .患者由于气胸的存在往往会出现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所以要给患者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通气。但需注意,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
5、行闭式胸腔引流。7 ,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的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8 .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四、胸、腹腔积液预防及处理1 .每次输液前应先回抽有无回血,有回血时方能连接输液管输液,无回血时立即拔管,更换部位重新穿刺。2 .出现胸、腹腔积液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给予吸氧。3 .量较少时可不必特殊处理,会自行吸收;量较多时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腹腔穿刺抽出积液。胸腔积液量较多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 .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五、空气栓塞预防及处理1 .操作前摆好患者体位,颈静脉穿刺时头部低位20。,在呼气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置管术 操作 并发症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