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阳江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二。一六年四月目录一、发展基础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指导思想和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1、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2、做强做优金融业错误!未定义书签。3、着力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4、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5、加快推进商务服务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2、。6、着力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1、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2、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3、加快文化体育服务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4、推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5、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6、提升改造批发零售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7、着力培育教育培训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服务业发展导向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深化服务业改革和创新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优化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3、四)强化载体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强化人才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统筹推进规划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阳江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年规划重大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指导阳江市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根据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府办(2014)33号)、以及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阳府2016)4号)精神,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
4、起和对接珠三角“三大战略”,全市服务业较快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为“十三五”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至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为454.1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33.9%,占GDP比重为36.3%o至2014年底,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7.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5%,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2、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167.1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2%,年均增长16.3%,建成了一批房地产、码头、
5、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项目。3、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我市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道路交通、物流仓储、公共平台等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云阳高速公路阳阳段建成通车,深茂铁路阳江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和阳江港13#、14#码头等项目加快建设,海陵岛大桥开工建设,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中山至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阳江德尔宝、阳江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运营,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挂牌。建成阳江五金刀剪生产研发基地和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首家省部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21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
6、心,服务业的供给能力逐步增强。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倾力打造“南海I号”和“浪漫银滩、宋船古韵、温泉之乡、水墨阳江、休闲绿城”五大旅游品牌,成功创建阳西咸水矿温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国家A级旅游景区,大角湾海上丝路国家AAAAA级景区,海陵岛被评为“广东十大美丽海岛”之一;加快建设东平、沙扒、春湾等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强旅游宣传和旅游电子商务,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6397.03万人次,累计旅游总收入601.98亿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互联网普及率58.2%;电子商务迅速发展,90%规模以上企业建有企业网站,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
7、以上的企业网站建有率达100%,超过50%的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电子商务活动,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阳江馆”、苏宁“中华特色阳江馆”建成上线运营。房地产业初具规模,开发理念、住宅小区建设品质、营销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保利罗兰香谷、丰怡豪庭、恒大海上夏威夷、敏捷黄金海岸、金世纪天河湾、德信华城等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商品住宅小区相继建成,群众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43.3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5%。文化体育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吸引投资建设百乐演艺中心、漆艺基地、林德宏艺术馆等项目,加快文体产业的发展。推进文体惠民,建
8、成10个基层公共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示范点,举办了南国书香节暨第四届阳江书展、广东国际风筝邀请赛、群众文化节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建成一批文体惠民工程,提前两年实现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全部公共文化场馆(站)免费向社会开放。金融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5家农合机构有3家成功改制为农商行,走在粤西前列;先后引进了首家外资银行和首家村镇银行,进一步丰富了我市银行机构的种类;邮储银行24家网点全部完成二类支行改革,“十二五”期末,我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4.7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6.4%;各项贷款余额757.74亿元,比“H一五”末增长159.29%o保险业持续
9、快速发展。至“十二五”期末,我市保费收入为25.49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5倍,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15年末,全市保险深度2.03%,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保险行业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近43.87亿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阳江市“十二五”服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2015年实绩“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亿元)454.1610.2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6.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10.73服务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216.3服务业从业人数(万人)37.9服务业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
10、重(%)29.5(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市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市场需求形势发生新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面临新突破,国际经济秩序出现新调整。在“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增多,有利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从国内环境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2023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十三五”时期,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继续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基
11、础和发展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改革攻坚、创新创业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广东省提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和市场需求;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将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时期。但同时必须看到,“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十二五”期末,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2、14.5个百分点;在全市地税收入中,来源于服务业的比重为28.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1.4个百分点。二是内部结构仍需优化,我市服务业仍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传统生产性服务如运输、批发市仍占主导位置,科技含量高、市场增值性强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引领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集聚程度低,我市服务业企业普遍较小、资源分布较分散,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更未能形成集聚发展效应,全市尚未有一个省级现代服务集聚区发展平台;四是有效需求不足,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服务业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地需求空间较狭窄。五是从
13、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中高级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着力推进服务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快构建具有阳江特色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为阳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和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服务业体制改
14、革创新,加大开放力度,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生产创新、运营创新,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业发展活力与动力。坚持集聚融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领,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融合发展,服务业内部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打造一批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坚持特色引领。立足资源优势,根据我市现阶段产业特征和主要产业对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研究适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型道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行业。坚持重点发展。根据我市服务业现状,大力推动发展基础好、价值高、涉及面广、辐射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产业链延伸,带动其他服务业协同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3年,发展一些引领
15、性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提升些先导性的生活性服务行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的服务业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价值的服务业品牌,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850亿元以上,占GDP达到40%以上,“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1%以上,比GDP年均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15%以上,服务业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继续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年均增速。到2023年,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服务业创新进一步增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力争到2023年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省级工程中心达到30家、市级工程中心IOO家;全市孵化器数量达到7家以上。服务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在科技、信息、流通、旅游、金融、商务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内知名服务品牌。三、发展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