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法调研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婴保健法调研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益阳市“母婴保健法”实施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妇幼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妇幼保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加强,我们始终把“母婴保健法”作为规范母婴保健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市“母婴保健法”实施整体情况我市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开展工作,确保各单位服务项目与许可项目相符,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对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做到有专人保管,证章分开,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抢救流程及母婴安全保障制度。各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和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积极开展“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产科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新生儿救治
2、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各类健康宣传日,充分利用公众号、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加强母婴保健法的宣传,提高保健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了解母婴保健法的良好氛围。二、母婴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我市共有妇幼保健机构7家,其中三级妇幼保健院1家,二级妇幼保健院6家。均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并按照文件进行了 “院部两级”管理改革,完善了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服务部四大部建设。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和管理。全市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床位数1381张
3、,在岗干职工总数1981 人,核定的编制人员数为865 人。(二)妇幼保健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补助、上级补助和业务收入三部分。2021年全市妇幼保健机构财政补助2. 1亿元,上级补助264万元,业务收入4. 02亿元。(三)全市共有婚前医学检查机构8家,产前诊断机构3家,助产机构69家,均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人员的共计1017人,取得婚前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质的人员84人,产前诊断的54人,助产技术的883人,结扎手术的650人,终止妊娠手术的672人。省市县各级每年都定期开展母婴保健服务相关业务培训。(一)婚前保健服务开展情况婚前保健服务是提高
4、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疾病的一道重要防线。婚前保健服务包括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目前,婚前医学检查为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可以在各区县(市)妇幼保健院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承担。检查项目包括:婚前卫生咨询指导、病史询问、胸透,血常规,尿常规,梅毒筛查,艾滋病筛查,血转氨酶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女性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检查,检查后由婚检机构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我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设置了专门的婚前医学检查场所,按照婚前保健工作规范要求配备了相应的医务人员。我市的六个区县(市)中,*县的婚检场所设置在
5、市民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场所,*县婚检场地设置在妇幼保健院院内。近几年以来,全市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均维持在85%以上。(二)孕产期保健服务开展情况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母婴保健法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包括母婴保健指导、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在内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对孕产妇提供免费早孕建册和5次产检服务,孕妇孕期可以享受免费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中期唐氏筛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孕妇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各医疗保健机构和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所有孕产妇实施妊娠风险分类管理,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孕产妇儿童生命安全。各医疗保健机构逐步开设孕产妇营养门诊、心理门诊、
6、高危门诊等,对有需求的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营养、心理指导和高危随访管理服务。分娩后,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会对产妇进行2次的产后访视,对产妇产褥期的一些生理性变化和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喂养进行指导,2021年我市为21852对怀孕前的夫妇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孕产妇死亡率为0,早孕建册率96. 44%,住院分娩率99. 98%,产后访视率96. 03%o出生缺陷防治是孕产期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积极落实湖南省出生缺防治办法湖南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目前,我市每个
7、区县(市)均建立了 1所产前筛查机构,并以妇幼保健院牵头成立了市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形成了 “县筛查、市诊断、省指导”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服务体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1年1月印发了市健康民生项目实施方案,为符合条件的每名孕妇免费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每名新生儿免费开展48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利用“世界地贫日”、“预防出生缺陷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广泛开展专题讲座、义诊、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科普视频竞赛,引导服务对象主动、自愿接受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服 务,提高筛查异常风险人群的依从
8、性和干预诊断率,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2021年我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1.07%,叶酸服用率96. 75%,叶酸服用依从率94.07%,活产出生缺陷发生率77. 84/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93. 66/万,出生缺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三)婴幼儿保健服务开展情况新生儿出生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管理。全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开设儿童保健科,为婴幼儿提供包括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接种、生长发育检测、喂养指导、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各乡镇卫生院和医疗保健机构依托孕妇学校、母乳喂养周等活动,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宣传科学喂养、母乳喂养
9、等知识。各助产机构积极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实施母婴同室、落实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母乳喂养率逐年提升。2021年我市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3.66%,新生儿访视率97. 4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 2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 19%,纯母乳喂养率74. 98%o四、母婴保健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财政保障不足。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母婴保健服务落实的主体单位,承担着组织协调、宣传、培训I、督查等工作。以市级妇幼保健院为例,每年承担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大约需要经费220万/年(其中:母婴安全专项50万元;妇幼公共卫生培训专项74万;妇幼公
10、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专项18万:妇幼公共卫生工作督导(8个区县市)28万元;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工作设备添置与维保50万元)。而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的项目支出预算只有37万,与实际支出相差甚远。(二)基层保健队伍服务能力不强。乡镇妇幼专干是落实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的主要群体。但目前,乡镇妇幼专干待遇不高,岗位吸引力低,导致有技术有职称综合素质强的医务人员不愿意从事保健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提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大大降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质量不高。根据婚前孕前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婚前孕前保健服务场所需要设置专用的男、女检查室,婚前卫生宣传教育室和咨询室、检验室及其
11、他相关辅助科室。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在市民政务服务中心的,由于场地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满足婚育保健服务的需求,人员配备也无法保证,因为单纯的婚育保健服务,配齐全套人员工作量不饱和,加上也没有足够的工作场所,所以,目前的婚育保健服务基本都是2-3名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和抽血检查服务,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等项目根本无法开展,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婚检场所设置在妇幼保健院院内的,服务对象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没有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导致参检率低。(四)妇幼健康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贯穿从出生开始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机
12、构包括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中的医疗机构和各级综合医院。提供的服务也是从儿童期、青春期、婚前孕前、孕期、产后、一直到更老年期。从服务流程来说,服务对象应该是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接受随访和保健管理服务。但目前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与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信息得不到共享,服务对象的转介和管理流程不畅通,落实起来难度大,效率低。五、意见和建议(一)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妇幼保健机构是非营利性公共卫生单位,应在政府保障机制下促进妇幼保健事业更好发展,以更好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的,服务于民生。而不以创收为目的,又不能以创收来维持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妇幼保健
13、人员、办公、建设经费的投入,解决妇幼保健机构的后顾之忧。(二)加强基层保健队伍建设。建议在基层选拔一批有专业技术职称、综合素质高的临床或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妇幼健康服务队伍,建立优先解决编制等保障机制;在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培训中心,定期对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开展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妇幼健康服务人员素质,打通妇幼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强化各部门的职责职能。在母婴保健法实施过程中,卫生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是主体,但也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履职和配合。要强化民政部门在进行婚姻登记时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加大对母婴保健法和出生缺陷防治重要性的宣传宣教,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建议在妇幼保健机构内设置“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的服务,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覆盖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四)加快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建立覆盖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和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信息共享,减少基层繁琐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服务对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