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docx(6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铜川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目录第一章城镇化迈入新发展阶段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总体要求第四节指导思想第五节基本原则第六节总体目标第三章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第七节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八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九节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第十节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第四章加快推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第十一节融入大区域发展格局第十二节推动新区耀州一体化第十三节推动王益印台一体化第五章优化城镇体系与空间布局第十四节优化城镇总体空间格局第十五节完善城镇等级结构体系第十六节明确城镇发展职能定位第十七节深入实施“一区(县)一策”第十八节差异化
2、推进小城镇建设第六章强化综合交通网络支撑第十九节构建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第二十节优化完善公路网结构第二十一节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第二十二节加快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第七章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第二十三节完善城镇住房制度体系第二十四节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第二十五节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第二十六节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第二十七节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第八章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第二十八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二十九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第三十节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塑造第三十一节提升城市夜间经济第三十二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第九章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三节构建城镇生活服务圈第三十四节打造现代化教育服务体系第三十五节加快医
3、疗卫生事业发展第三十六节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第三十七节加强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第十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三十八节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第三十九节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第四十节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第十一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第四十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四十二节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第四十三节推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第四十四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四十五节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第十二章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第四十六节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四十七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四十八节健全城镇住房制度体系第四十九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五十节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第十三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4、第五十一节强化工作组织保障第五十二节推行公众参与机制第五十三节开展试点示范建设第五十四节加强专业人才支撑第五十五节搭建管理信息平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加快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铜川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5、20142023年)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3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是指导铜川市十四五期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章城镇化迈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成为新时期的重点。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有利于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
6、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市要立足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征,研判发展趋势和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策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题,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镇体系格局不断优化、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产城融合发展逐渐凸显、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整体发展较快,为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坚持区域协同联动,科学优化区域布局,城市能级显著提升,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推动产业、人口向城镇聚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十三五末城镇化率达到66.1%,较十二
7、五末提高2.99个百分点。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一县城一中心镇一一般镇一乡集镇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同时,积极融入西铜一体化发展格局,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小城镇、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科技产业发展园区等新载体发展较快,空间布局形态更加多元,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383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合凤高速铜川段即将通车,西延高铁开工在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6.8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至IJ95.7%,全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达到10.41公里/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燃气
8、普及率达到97.02%,市域城镇水、气、电、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宽带与移动通信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建成5G+光网双千兆示范城市。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持续推进,环卫体系建设运行日益完善,污染防治逐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全面消除,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8.5%,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产城融合逐渐凸显。以新区为核心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耀州、王益、印台、宜君等城区交通、生态、产业基础、生活配套功能不断完善。依托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加快,人口聚集效应逐渐增强,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加快互联共享,各
9、类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的联系更为密切,产业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逐渐增强,产城融合基础进一步夯实。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三步走融合发展战略,力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吸纳人才来铜落户实施办法,全面放开对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户籍迁移政策,人口管理取得重大突破。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城镇管理等诸多领域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第二节存在问题城镇化质量不高。虽然我市城镇化
10、率达到66.1%,处于全省前列,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且差距逐年加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市区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弱,城镇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城镇化质量不高。产城融合深度不足。虽然产业园区与主城区分组团式布局,但整体发展在空间上较为分散。商业服务、生活设施等多分布于主城区,产业园区商业服务聚集度较低,不利于城市的人口增长、人才引进和就业创收,产城融合深度不足。城镇体系不够健全。城镇体系发展结构不尽完善,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城镇职能不突出且缺乏特色。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人口和产业功能集聚能力不强。基础设施仍存短板。市
11、区路网系统不完善,断头路较多,老城区道路较窄通行压力大、停车难。新区基础设施配套仍显欠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城市内涝等问题在部分区域仍会发生,老城区现有管网亟待更新,市政集中供热尚未实现,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无法完全实现就近就学就医,智慧城市功能尚未有效发挥,城市管理和双创环境有待提升,城市对中高端人才吸引力仍不足。城乡发展差距较大。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143元和1105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存
12、在一定差距,城乡收入比为3.09:1,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教育、医疗等资源短板尤为突出。第三节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的深刻变化,我市城镇化发展面临新趋势和新要求,将进入以人为本、区域协同、提质增效、产城融合、改革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阶段。国家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城镇化从过去重建设、重扩张转变为注重以人为核心,强调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更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价值导向和发展格局,建立起城镇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治理改革过程的互动关系
13、,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发展战略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西安都市圈建设等为铜川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未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我市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城镇化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域一体化、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市城镇化正
14、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进入重要转折期,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趋势和环境,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有利于明确未来全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第二章总体要求第四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以及中央农村工作等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落实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建设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15、有序有效融入城市,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化完善城镇总体空间布局、等级规模体系和职能结构,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质量。第五节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重点放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上,促进人口总量增容和合理分布,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社区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产城融合、集约高效。加快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全面转型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发展航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整合产业园区,积极引入优质企业,加强城镇功能与产业发展融合。协同联动、城乡融合。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建设,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推动城镇协调融合发展。坚持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协调,构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绿色发展、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矿产、河道等生态修复,强化各类生态要素空间管制,突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宜居铜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