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既有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桥施工工法.docx
《跨既有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桥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既有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桥施工工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跨既有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桥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交通道路网得到了迅速发展,转体法施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横跨既有公路、铁路等建筑物或河道的桥梁施工。转体法施工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其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等因素。由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长治至襄垣城际连接线跨安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转体施工中,通过与各科研单位及生产单位联合研制,采用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的球型转体支座,顺利的完成了转体,其中梁体单幅转体重量为1.71万t,梁高6.8m,跨度105m,两墩同步转体,是目前国内一次性转体重量最重
2、的转体桥。该工程一次成功顺利转体合龙,工程质量得到业主和长治市领导的一致好评。由于该转体桥在国内首次采用球型转体支座,转体效果明显,技术先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经总结后形成本工法。2工法特点2.1 本工法针对转体结构特点自行设计球型转体支座,同比传统施工的球较节约了材料、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2.2 本工法采用基础施工形成平转法承重、顶推牵引、平衡三大系统,由顶推牵引索连续转体,转体时间88分钟到位,减少了对铁路行车的影响。2.3 本工法采用后置牵引索转体施工,操作简单,杜绝先置索发生锈蚀,损坏钢绞线的情况,且转体完成后,还可以再次利用。2.4 本工法在箱梁施工中采用更为成熟、安
3、全的满堂支架法进行施工,同以往的跨线桥的挂篮施工相比更为安全可靠。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所有跨铁路、公路、水路的跨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其中本工法的球型转体支座、后置牵引索还适用于跨线的转体斜拉桥以及拱桥的施工。4工艺原理本工法工艺原理即在以往跨线桥梁施工基础上,在承台上增加一个转动支座、转体滑道、转体撑脚等,将需横跨铁路、公路、水路的桥梁平行于原有道路施工,施工时使用支架和模板先将需转动桥体预制完成,使用张拉牵引设备以转体支座的中心销轴为转动轴,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在滑道和撑脚的配合下通过球面之间的相对转动,将桥梁转动到桥位轴线位置进行合拢,这样在不对原有道路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实
4、现桥梁的横跨。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流程该转体桥采用基础施工形成平转法承重、顶推牵引、平衡等三大系统,其主要流程如下:1)施工方案经铁路主管部门批准后,准备进场;2)改移或改造与施工相干扰的光缆、电线等设施,场地整平,施工主墩桩基、防护桩,开挖基坑,施工下转盘;3)施工滑道支架、钢板,施工撑脚、牵引索反力座,千斤顶反力座,施工支座垫石,安装转体支座,施工上转台;4)施工主墩上转盘,张拉压浆后再浇筑墩身碎,施工临时支撑固结墩;5)顺铁路两侧施工支架基础,搭设满堂支架,采用1.2倍主梁重预压支架;6)搭设模板,绑扎钢筋,现浇箱梁体,分两层浇筑,第一层浇到翼缘板倒角高5cm处,第二层浇
5、筑顶板碎,完成箱梁张拉、压浆,浇筑桥面外侧防撞护栏;7)拆除支架,使主梁处于悬臂状态,对转体结构进行称重,实测其重心位置,进行配重;8)对转体结构进行试转,确定转体的各项参数。根据铁路确定的转体作业时间,进行转体,速度0.0176radmin,一次转体就位,转体作业时间约88分钟;9)锁定上下转盘,对转体结构进行固封;10)搭设支架施工边跨后浇段,张拉边跨合拢预应力钢筋。拆除主墩临时固结;11)采用吊架现浇施工2.5m中跨合拢段,张拉中跨合拢预应力钢筋,施工桥面内侧防撞护栏、桥面系施工,成桥。另外在施工期间应对铁路设施实施必要的安全监控工作,转体时对风速的要求是不大于8ms(相当于5级),转体
6、分为预转体和正式转体两次进行。整个施工过程从梁体正常转动,到转动就位,预计要点88分钟。表5.1转体施工计划表序号转体过程时间min备注1梁体启动202正常转动88梁体匀速转动,速度0.0176radmin3梁体点动10距设计位置0.5m处开始4梁体临时固定10千斤顶临时固定梁体5合计1285.2 施工方法5.2.1 钻孔灌注桩施工本工程主桥采用群桩基础,每个主墩设计主桩38根直径1.5m钻孔灌注桩,单根桩长35.5m,防护桩53根直径1.5m钻孔灌注桩,单根桩长22m。桥梁钻孔灌注桩同其他桥梁相同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施工中控制要点也同其他桥梁相同主要是桩径、桩长、钢筋骨架的长度和位置、桩混
7、凝土强度。并在最后通过桩基超声波检测桩身完整性。本工程主桥全部桩基经检测全部为I类桩。图5.2.1桩基、防护桩施工照片5.2.2 转体结构下转盘施工桥梁在桩基完成后进入承台施工,转体结构承台由下转盘、转体支座、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组成。下转盘(下承台)为支承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转体完成后,与上转盘共同形成基础。下转盘采用C50混凝土。下转盘上设置转体系统的下转体支座、撑脚的环形滑道及转体牵引与助推千斤顶反力座等。下转盘分两次浇筑施工。第一次在绑扎底层钢筋、侧面钢筋、内竖向钢筋、各种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后,立模浇筑3.0m高混凝土;第二次在滑道骨架安装固定后,绑扎其余钢筋,浇筑第二层0.9m高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既有 铁路 预应力 混凝土 连续 转体 施工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