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docx
《试析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6-2811:03刘昌艺术评鉴订阅2023年11期收藏关键词:古等刘昌摘要:本文以一种布局Z四大块面三种方式”为分析路径,对古琴的旋律发展逻辑进行剖析。所谓1一种布局”,即古琴并无固定的“曲式,只有一种慢起一正拍一缓收”的大致结构布局。所谓“四大块面”,即以音腔为切入点,将古琴旋律从小到大解构为腔格、腔节,乐句、乐段四种层次。所谓三种方式,即古琴旋律中四大块面的运动主要呈现出重复、展衍、加花三种表现形式。关注古琴旋律形态分析,对进一步认识、理解古人的琴乐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以及对当下古琴新曲目的创作和移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古琴旋律形杰结构布局展衍手段加花方式中图分类号:J605
2、在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古琴音乐是文人音乐的重要代表。在以往的研究之中,对于古琴音乐形态的关注,主要聚焦于某首琴曲或某部琴谱指法与旋律上面,如王建欣先生的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俾晓龙先生的平沙落雁音乐形态要素研究、林晨女士的古琴指法谱字分析一以艮宵引)为例等相关研究,都是以个案形式来分析探讨古琴的旋律与指法问题。目前学界对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上讨论古琴旋律形态的研究成果相对甚少,章华英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古琴音攀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中虽讨论了琴曲的结构布局与旗律发展方法,但尚未深究。而深入分析传统琴曲的旋律发展逻辑,对千认识理解传统琴曲的形态内核,乃至创作、移楂新的古琴曲目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本文旨在从
3、古琴的音乐形态层面探讨其旋律的发展逻辑。怎样从音乐形态角度对古琴旋律发展逻辑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从1音腔”这个角度予以切入。王耀华与杜亚俊二位先生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1书中指出了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的特征。沈治先生认为:“音腔”是一种“包含有某种音高、力度、音色变化成分的音过程的特定样式。音腔”在古琴中的表现,就是“吟探绰注”等各式各样的滑音。王耀华、杜亚雄二位先生认为:带腔的音作为结构中的最小单位,是中国乐系结构层次特点的基本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因亲,此外,尚有不带腔的音。然而,正是在“带腔的音”这一基本因素基础上,衍生了以下独具特色的中国乐系
4、的音乐结构层次:腔格、腔韵、腔句、腔调、腔套、腔系。书中对腔格、腔韵如此解释道:“腔格,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乐音所构成的音乐结构的基本单位,类似于西方曲式分析里的动机。腔韵指的是乐曲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典型且有特性的音调,类似千西方曲式分析里的乐节。”笔者对此的理解,印腔格是一个“词语”,腔韵是一番1话语,古琴旋律的构成就是由系列“词语”和“话语”构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分析古琴旋律形态上,如“腔格M腔韵等概念是可以借鉴予以使用的,“腔韵”则改为腔节1二字,因为韵在中国语言体系里容易理解成一个带有审美意味的词,如神韵韵味,故而笔者在文中把“腔韵改成腔节二字来使用。至于腔句腔调腔套腔系”等概念,笔
5、者认为其更适合曲艺与戏曲音乐分析,故仍以学界遹用的“乐句”乐段概念来代替“腔句腔调二至于腔套与腔系则因古琴乐段联结并非按照曲牌体或板腔体的方式进行,故而并不使用。这里之所以不直接使用西方曲式分析中动机IM乐节那套音乐分析术语,是因为笔者赞同沈洽先生防范语词的说法:作为比较之双方通用的词语和概念。除非这些术语已经过审慎的甄别,可以确认其内涵和外延同你要描述(表述)的事物能够完全切合。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在某个程度上用一种(音乐文化的认知框架去套认另一种音乐)文化的实际,因此本文的分析思路为:将古琴旋律形态分解成腔格、腔节、乐句、乐段四个从小到大的块面:这四个块面的变化即构成了古琴旋律形态。四个块面
6、的变化手段又可以归结为重复、展衍、加花三种表现形式。四个块面与三种形式又统筹在古琴的结构布局之中,以此作为古琴旋律发展逻辑的分析路径。一、古琴故律的结构布局笔者此处用结构布局,而不用“曲式”这个词,是因为笔者认为古琴曲并不像西方古典音乐那样存在固定格式的1曲式工古琴曲的旋律结构和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一样,是以“境1而定“式”,“曲式”变化是糊意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音乐学院已故的琴家林友仁教授就曾说:“人多不一定势众。你是一架钢琴来,我也一张琴,你拿一个交响乐队来,我这里还是1张琴。谁更有气势?很难说,因为古琴从来没有曲式,如作曲家王震亚写古琴曲分析,用德奥曲式分析方式来诠释古琴曲结构,这就是错误
7、。曲式是西方音乐的产物。古琴每一个曲子都有一个独立的结构,哪里来的曲式?”曲式是一种“法”,但比法”更深层次的是意,法应随,意”转。如古琴里平沙落雁一曲,最早见谱于1634年的古音正宗,其后该曲发展了近100个版本。各种律制、调式、段数各异的平沙落雁娇然杂出乎其间,官商角徼羽五种调式的平沙落雁都存在,还有黄钟均、仲吕均、无射均、太簇均等不同均的平沙,琴学初津的九均平沙、春草堂琴谱里的五均平沙,还有一弦平沙、两弦平沙、全泛音平沙的各种尝试。四段式、五段式一直到十一段式的平沙都能在传世琴谱中见到。出现这么多版本平沙落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琴人对该曲曲意理解不同导致曲式差异。如天闻阁琴谱题解的平沙落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琴 旋律 发展 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