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 教案 (苏毅)项目六 时间数列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 教案 (苏毅)项目六 时间数列分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项目六时间数列分析教学项目与任务项目六时间数列分析任务1时间数列概述概念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时间数列的概念2 .时间数列的作用能力目标理解时间数列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时间数列的定义及构成要素教学难点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及课件、窠例教学授课内容与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最早的时间数列分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古埃及。当时,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古埃及人一直在密切关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把尼罗河涨落的情况逐天记录下来,就构成了时间数列。对这个时间数列长期的观察使他们发现了尼罗河的涨落非常有规律。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两百天左右,尼罗河就开始泛滥,泛滥
2、期将持续七八十天,洪水过后,土地肥沃,随意播种就会有丰厚的收成。由于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古埃及的农业迅速发展,释放出大批的劳动力去从事非农业生产,从而创建了古埃及灿烂的史前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间数列分析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变化,小到我们每天的生活费支出,都离不开时间数列分析。因此,统计研究不仅要从静态角度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还要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去探索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时间数列的相关知识。第二步:授新课这一讲我们要学习时间数列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介绍时间数列的定义:时间数列就是将总体的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
3、上的取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统计数列,也称为时间序列或动态数列。如表1是按照我国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编制的时间数列,列出了我国2012年到2017年的GDPo从表1可以看出,时间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时间要素,也就是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指标数值要素,也称为发展水平,就是具体时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时间数列有哪些作用呢?请大家看这个图形,在这个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增长。时间数列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量变过程中,认识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第二个作用是,利用不同的时间数列对比,可以揭示现象的动态规律。比如,在此图中,我们根据GDP的环比指数这
4、一时间数列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的周期,掌握经济发展的动态规律。第三,利用时间数列对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的分析,可以对现象进行动态预测。如图,通过对我国水灾受灾面积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水灾受灾情况。第三步:巩固新课,课堂小结时间数列的概念、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要素以及时间数列的三个作用。作业练习完成学习通随堂测教学总结受学生所学知识的限制,本节课是讲述“时间数列分析”的第一堂课,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让每个同学能够知道什么是时间数列,同时从宏观上把握时间数列的用途。教学项目与任务项目六时间数列分析任务1时间数列概述分类及编制原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时间数列的分类2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
5、则能力目标理解时间数列分类、掌握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教学重点时间数列的分类及编制原则教学难点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及课件、窠例教学授课内容与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上一讲我们学习了时间数列的定义及作用,如2002-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为时间数列,但其属于不同类型。第二步:授新课这一讲我们要学习时间数列的分类及编制原则。一、时间数列的分类在上一讲中,我们学习了时间数列的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时间,第二个要素是指标数值。按照第二个要素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其中,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相对数时间
6、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其计算和编制均以绝对数时间数列为基础。(一)绝对数时间数列绝对数时间数列是把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及其取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时间数列,又称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它主要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规模或水平。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时间数列和年末人口数时间数列,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都是总量指标,这两个数列都属于绝对数时间数列。由于时间状态的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两种形式,所以绝对数时间数列也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不同类型。1 .时期数列时期数列中排列的指标是时期指标,时期指标具有四个特点,因此时期数列也具备相应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时期数列中各
7、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我们可以看到,表672012-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单位:亿元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GDP538580.0592963.2643563.1688858.2746395.1832035.9表中每一个数据都是1月1日到12月31日这一段时期内的总量;第二个特点:数列中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可以累加,累加后的结果表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的累计总量。将表中2012年到2017年的GDP加起来表示这六年的GDP总量;第三个特点: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第四个特点:各项指标数值通过连续性登记获
8、得。2 .时点数列时点数列中排列的指标是时点指标,时点指标具有四个特点,因此时点数列也具备相应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表中数据反映的是每年年末的人口数;第二个特点,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不可以累加,表中各年年末的人口数相加无意义;第三个特点,各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第四个特点,各项指标数值通过不连续性登记获得。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分很重要,不同的数列类型,相应的分析指标计算方法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刚才介绍的四个特点对绝对数时间数列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时间词进行判断,一般月(季)初、末、底这一类词描述的都是时点数列
9、。(二)相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是把总体的某一相对指标及其取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时间数列,又称为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它主要反映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相对指标是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而总量指标包括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因此,相对数时间数列可通过两个时期数列对比、两个时点数列对比或是一个时期数列与一个时点数列对比进行编制。表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于城镇常住人口除以总人口,城镇常住人口和总人口都属于时点指标,所以这一相对数时间数列是在两个时点数列的基础上派生的。(三)平均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把总体的某一平均指标及其取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时间数列,又称
10、为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它主要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一般水平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由于不同时间上的平均指标的对比基础不同,平均数时间数列中的各个指标不能直接相加。平均指标也表现为两个总量指标之比,因此,平均数时间数列也可通过两个时期数列对比、两个时点数列对比或一个时期数列与一个时点数列对比进行编制。二、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数列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进行动态分析,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性,要使分析的结论正确,其前提是被分析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我们编制时间数列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时间长度应一致由于时间数列中的时间要素可以为某一时间段,也可以为某一时间点,所以该原
11、则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要求。对时期数列而言,由于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会随时期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各个时期的时期长度应一致。表格中,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两个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这种编制方法就是错误的。对时点数列而言,由于各个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属时点及时点间隔长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时点数列的编制并不要求时点间隔一定相同,但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多地编制等间隔的时点数列。第二个原则:总体范围应一致这里的总体范围主要指的是空间范围,如果各指标的总体范围不一致,各指标之间就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和分析,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图中要了解1995年至1998年四川省GDP的变化情况,就需
12、要考虑四川省这一总体范围的变化。因为在96年前,四川省的GDP包括重庆市的GDP在内,而96年后,四川省的GDP不再包括重庆市的GDP,此时,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总体范围一致,才能进行相应的比较与分析。第三个原则: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总产值的名称没有变化,但实际内容是不同的。随着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很多宏观经济指标在经济内容上或计算方法上都可能发生变化。这时,不同时间上相同名称的指标在经济内容上或计算方法上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动态分析前,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具有充分的可比性。这一原则,在进行国际间的对比时尤其值得注意。第四个原则:指标的计量单位应
13、一致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也应该一致,如原煤产量的计量单位,一吨煤和一吨标准煤是不一致的,两者不可比。第三步:巩固新课,课堂小结时间数列的三种类型、编制时间数列的四个原则。作业练习完成学习通随堂测教学总结本节课是讲述“时间数列分析”的第二堂课,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通过生活中的数列及案例让每个同学能够知道时间数列有哪些类型、如何正确地编制时间数列。教学项目与任务项目六时间数列分析任务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发展水平、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发展水平2 .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能力目标理解发展水平的定义、掌握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并能使用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教学重点
14、发展水平的定义、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教学难点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及课件、案例教学授课内容与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分类以及编制原则。但是要对时间数列所反映事物的变动情况进行描述,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动态分析指标。动态分析指标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另一类是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这一讲我们开始学习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中的发展水平、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第二步:授新课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时间数列中的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具体数值,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各个不同时期或时点上所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发展水平一般用字母生表示,按照时间的
15、先后顺序,不同时间上的取值分别表示为“,a2f必。“t,其中“是时间数列第一项指标数值,称为最初水平,是时间数列最后一项指标数值,称为最末水平,其余中间时间上的指标数值称为中间水平,有时候也会用的作为第一期发展水平,需要注意,这时时间数列有n+1项。时间数列分析中常用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来表示发展水平,在动态对比时,作为对比基础时期的发展水平叫基期水平,所要分析的时期也就是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对应的发展水平称为报告期水平。二、增长量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列特征时,不仅要掌握现象的发展水平,还经常需要掌握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这就需要学习增长量。增长量,是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上发展水平之差。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二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增长量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如果增长量大于0,说明报告期水平大于基期水平,现象正增长;若增长量小于0,表明现象负增长。刚刚提到了,报告期水平是我们要研究的这一时间的发展水平,基期水平是指作为比较基础的这一时间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基期,按照基期的选择不同,增长量可分为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以及年距增长量。(一)累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