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热点话题分析报告.docx
《教育舆情热点话题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舆情热点话题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育舆情热点话题分析报告: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尴尬和抗争事件简介:7月30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8月10日,鄂尔多斯市回应系有关考试组织人员不了解新政策,造成区别对待。但鉴于考试工作组织程序的严密性,已不能够重新组织报名。对给网友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8月31日,该事件被媒体以“官方回应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聘遭拒”为话题进行了报道,立即激发了众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诉说“歧视”经历,相关网络舆情不断发酵。研究概述:近段时间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群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全国多地相继爆
2、出非全日制学历在就业、落户、住房补贴、交通卡等人才待遇享受上被区别对待。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的舆论呈现看,网络意见领袖和网民观点激烈交锋,其中既有当事者现身说法,也有媒体积极动员。一系列相关事件究竟是遭受歧视还是符合程序正义?普通公众为何给予较低的认可度?是源于刻板印象还是科普的缺失?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的网络舆情整体热度、重点传播博主以及网络情绪分布的舆情表征入手,以期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尴尬与抗争背后的话语逻辑进行舆论传播意义上的定位,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回归到舆情呈现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上,并提出可借鉴的应对之策。一、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网络舆情呈现1、舆情热度趋势
3、分析据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自8月26日至9月8日,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舆情热度趋势呈现倒“V”的发展过程,不过末期舆情热度又出现了小幅反弹。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舆情酝酿期(8月31日之前)网络上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热议近年来实际上是长期存在的,特别是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多在贴吧论坛来吐露自身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这也就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尴尬与抗争大致因此时已然存在。通过鹰眼速读网可以看到,早在7月4日,半月谈就以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为题报道了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
4、全”研究生小贺、“非全”研究生小马、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等个案所遭受碰壁的境遇,号召用人单位改变刻板印象。社交网络平台上为自己发声的非全日研究生也不在少数,例如教育博主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始终活跃在争取权利的第一线,大力呼吁“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名的时刻到了,去非才能最终解决该问题,希望大家去留言评论,有条件的可以帮你付费推广”。但是由于尚缺乏大的引爆点出现或单人所具备的能量有限,这些爆料没有外显为突出的舆情事件。舆情形成期(8月31日至9月2日)可以说,媒体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两次应聘教师被拒”事件的挖掘报道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引发热议找到了 一个潜在的爆发点,促使相关舆情形成。一方面
5、,以两次应聘教师被拒和官方回应这一具体事件为依托使其得到上升和引申,很容易进入普通网民的视野而导致大范围的讨论;另一方面,澎湃新闻、新京报、网易新闻、内蒙古晨报、消费质量报社等多家媒体密集式报道,而且基本引用了同一信息源,起到集中舆论注意力的作用,同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舆情爆发期(9月3日至9月4日)从舆情热度趋势上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系列事件舆情形成至舆情爆发是呈直线上升态势的,媒体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处尴尬境地和官方回应中所表明的支持态度为基调进行议程设置,试图将“多地发声要求非全日制学历一视同仁”引导社会公众接受。但从网民的评论话语来看,反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同等待遇的声音明显占据
6、上风,这一时期网民基于自身的朴素认知认为“对全日制不公平”、“先问问自己配不配”等等,媒体立场与网民观点的冲突成为舆情迅速爆发的重要诱因。针对网络舆论持续的关注和讨论,9月4日,教育部回应非全硕士受歧视表示用人单位应提供平等机会,官方主导性意见逐渐明确,与此同时意见领袖聚集了一些追随者,伴随着公众关注度渐入佳境,即接受者和发布者维持数量上的稳定状态,非全日研究生相关舆情被放大和凸显。舆情回落期(9月5日至9月6日)在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问题上媒体和官方已经达成了一致,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铺垫和造势,公众层面已经最大程度地触及了关注这一事件的网民,媒体层面出于新的热点发掘的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
7、系列事件舆情进入回落期。9月6日热度触底,与舆情形成期相差无几。这一时期仅少数后知后觉的意见领袖“炒冷饭”,部分网民转评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总之暂无最新消息出现,舆情退潮。舆情波动期(9月7日至今)9月7日,一则“官方回应驳回非全硕士补贴申请”的消息进入公众视野,人社部称“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南京市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申请对象”条款被财政部门驳回,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用了 “又一例”这样的说辞,再度将非全硕士推至热搜,网络舆论再度聚焦,热度出现小幅波动,整体有所回升。综上,媒体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网络舆论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享有平等待遇已经不仅仅是这一群体本身的抗争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舆情 热点话题 分析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