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措施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措施探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措施探析混凝土施工领域,一直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就无法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因此,应该将如何处理混凝土质量通病并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作为核心,通过各项处理措施,使混凝土结构达到最优状态,以推动混凝土施工领域以及土木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录1 .混凝土通病分类及原因分析11.1. 1.裂缝21.2. 表面平整度21.3. 蜂窝21.4. 孑IJ洞21.5. 麻面气泡31.6.表面缺损31.7.挂帘、错台31. 8.露筋31.9. 渗水32.混凝土通病的修补措施42.1.裂缝的修补措施42.1.1,浅表裂缝42.1.2.深层裂缝42. 2
2、.表面平整度修补措施52. 3.表面麻面、气泡修补措施52.4.表面蜂窝、孔洞修补措施62.5.表面缺损修补措施62.6.表面挂帘、错台修补措施62.7.露筋的修补措施62 .8.混凝土面渗修补措施73 .9.施工缝(结构缝)渗水修补措施74 .混凝土修补要求85 .结语81混凝土通病分类及原因分析1.1. 裂缝裂缝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温度差较大产生的裂缝:该情况主要发生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主要因为在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对仓面采取保温措施或保温措施做得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产生裂纹。(2)混凝土缺水干缩产生的裂缝:该情况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对混凝土仓面进行洒
3、水养护或养护次数较少,导致混凝土出现干缩现象而产生裂纹。(3)受到外力作用下时产生的裂缝:该情况主要因为在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受到了外力作用而产生了裂纹,或未达到强度时提前进行拆模,混凝土受自身重力影响而产生裂纹。1.2. 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为脱模后,混凝土外观表面存在鼓包或凹陷现象,其与施工设计规定水平之间所差数据。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模板本身存在缺陷,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模板进行检查或检查不够彻底,模板安装后未对模板进行校正,模板的浇筑面未清理干净或平整度未达到要求,由此造成浇筑后混凝土外观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模板的支撑体系未加固牢靠,在进行振捣时发生了松动,或浇筑时受到混凝土自身重
4、量影响而导致跑模,出现鼓包或凹陷现象。1.3. 蜂窝蜂窝主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状的小孔。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未搅拌均匀,导致豆砾石与砂浆未充分结合;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适,砂浆占比较少;混凝土浇筑时的出料口距仓面的高差较大,导致浇筑时受重力影响,落到仓面混凝土内的骨料与砂浆不均匀;模板缝隙略大,出现漏浆现象;混凝土浇筑时未振捣到位。1.4. 孔洞孔洞为混凝土脱模后,其表面出现较大的孔洞或局部无混凝土。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浇筑前未对模板内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到位,对仓内的边角区域漏振;混凝土骨料粒径偏大,卡在间距较小的钢筋上,且振捣不到位,导
5、致浇筑不够密实。1.5. 麻面气泡麻面气泡为脱模后部分混凝土面出现麻点、气泡等。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浇筑前模板未清理干净、未涂刷脱模剂或不均匀,导致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接而产生麻面气泡;模板加固不牢固,缝隙较大出现漏浆现象;浇筑前仓面及模板未进行洒水湿润或洒水量较少,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内的水分被模板吸收,导致混凝土出现失水;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未将浇筑时产生的气泡排出。1. 6.表面缺损表面缺损为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缺边缺角,锈蚀剥落等。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浇筑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拆模时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拆模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造成混凝土缺边掉角。1.7. 挂帘、错台混凝土
6、浇筑时,从缝隙中流出的水泥浆在混凝土表面流动的形状,称为挂帘;错台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相对位移的想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因模板连接处不紧密,混凝土中的积水在模板连接处流出而引起挂帘;错台是模板之间的拼接不平整,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振捣、混凝土压强不均,而模板加固措施局部不到位,造成模板发生移动而引起。1.8. 露筋露筋为脱模后,钢筋裸露在外面,未完全被混凝土浇筑到内部。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钢筋安装时,未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未安装混凝土垫块或在混凝土浇筑时,垫块移动或脱落,导致钢筋位移;模板未加固牢靠,浇筑时导致漏浆严重;振捣时,振捣棒与钢筋碰撞,导致钢筋发生位移;脱模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
7、计要求,导致拆模时出现大块破损现象;钢筋间距密,骨料粒径大,且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浇筑时不密实。1.9. 渗水混凝土渗水形式为点渗及面渗,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存在冷缝或气泡,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渗透至构建物内部形成面渗;因混凝土施工时止水破损或偏移,起不到止水作用。2.混凝土通病的修补措施2.1. 裂缝的修补措施2. 1.1.浅表裂缝浅层裂缝主要分为缝宽不大于0.3mm,缝深不大于1/10构件厚度的素混凝土;缝宽不大于0.3mm,缝深不超过钢筋保护层的钢筋混凝土。浅层裂缝通常采用表面涂刷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的方法进行修补。采用小型搅拌机进行拌制,以保证浆液搅拌充分,搅拌好的浆液需在规定时间内
8、使用完,到期未用完的浆液做废料处理。浅层裂缝处理前,先将裂缝周边的混凝土面清理干净,然后对裂缝进行冲洗,待干燥后,在裂缝上进行涂刷水泥浆液,涂刷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涂刷后需晾干后方可进行下次涂刷,涂刷后的涂料总厚度不小于1mm。处理后需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控制在5左右,严禁用水直接冲刷修补面。2. 1.2.深层裂缝深层裂缝主要分为缝宽03mm的素混凝土;缝宽0.30.4mm的钢筋混凝土。主要修补措施如下:(1)灌浆材料选用。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即伸缩缝、施工缝等,灌浆材料选择水溶性聚氨酯1W+HW混合液;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灌浆材料主要选择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浆材(PU/EP)。(2)
9、灌浆方式及压力。对于深度小于1.5m的裂缝,建议采用贴嘴灌浆法;对于深度大于15m的裂缝,建议采用钻孔灌浆法,灌浆压力为0.10.3MPa.(3)灌浆施工技术要求。清缝:采用打磨机对裂缝周边不小于50m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干净,采用高压水对裂缝冲洗干净;采用贴嘴灌浆法时,贴嘴间距不大于5mm,裂缝交叉点需布置贴嘴;贴嘴时应用定位针穿过进浆管,对准缝口插入并将注浆嘴骑缝压向混凝土面,拔出定位针时,以不黏附嘴胶(胶黏剂)为合格。各部位必须粘贴牢靠,以保证在灌浆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灌浆压力,灌浆管采用快干性材料埋牢、封闭,待养护3天后,再进行灌浆作业;根据施工情况,首先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根据裂
10、缝深度及时调整钻孔深度,钻孔间距控制在3050Cm左右,每完成一个钻孔后,及时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洗,以保证孔内干净。对于互不串通的孔采用单孔孔内循环灌浆,串通孔采用并联灌浆,串通区灌浆时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灌的顺序;待准备就绪后,在冲洗干净的钻孔内安装灌浆嘴,在灌浆孔上安装埋管,向管内注入压力,以检查灌浆嘴、埋管等各部位安装是否牢固,当连接处出现松动或漏气时,应立即停止处理,直至处理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灌浆工作;对于混凝土竖向裂缝灌浆应自下而上进行;对于混凝土水平裂缝灌浆应自里向外、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裂缝处理面积较大,即灌浆质量难以保证时,可视情况采取分区灌浆的方式进行,其主要根
11、据裂缝的走向、深度进行分区,必要时采取钻孔灌浆封堵的方式进行分隔;灌浆时,需时刻关注灌浆压力,并根据实际灌浆的情况,逐次增加灌浆压力,每次压力增加量应不超过0.05MPa;灌浆期间如发生串孔,即相邻未灌浆孔内流出浆液时,需采用环氧胶泥将灌浆孔进行封堵,当灌浆压力突然增大或吸浆量每分钟小于IOOmI时,说明该灌浆孔已灌浆完成,内部缝隙均已填充密实,此时即可更换下一灌浆孔继续采取上述方法进行灌浆;当灌浆结束后,拆除灌浆设备及管线,并对灌浆时漏出的浆液进行清理并打磨平整,然后采用环氧胶泥进行堵孔、水泥基柔性防水材料修补裂缝,并安排人员对修补区进行养护,保证修补强度。2.2.表面平整度修补措施混凝土表
12、面平整度检测使用靠尺进行检查,要求每2m区域大于0.8cm的部位,均需修补。其主要采用打磨机、砂纸等手段进行混凝土表面打磨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对于低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区域,先采用电镐对修补区域表面凿毛,采用高压水对该区域进行冲洗干净,然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对该区域进行填充,填充时必须保证压实,对区域较大的位置,采用分块处理的方式,当修补完成后,对修补区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2.3.表面麻面、气泡修补措施根据混凝土表面麻面、气泡情况,对气泡区域的混凝土进行打磨,采用清水对麻面、气泡周边冲洗干净,并使处理面混凝土充分湿润,然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将气泡修补平整;当混凝土的强度相对较低时,需
13、根据现场情况将处理面采用打磨机打磨至强度相对高的混凝土面后,再采取上述修补措施进行修补。对已修补完成的区域,涂刷养护液,进行封闭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2.4.表面蜂窝、孔洞修补措施小蜂窝修补措施:采用锂刀将聚合物砂浆压入蜂窝面内,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待处理完后,采用洒水养护;大蜂窝修补措施:采用电镐将区域内的混凝土凿除至密实面,采用高压水将凿除面清理干净,并使凿除面充分湿润,再分层填入聚合物砂浆,每层砂浆均需压实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充,待该部位修补完成后,涂刷养护液,进行封闭养护;孔洞修补措施:采用电镐将孔洞区域凿除至密实面,采用高压水将处理面清理干净,并保证处理面充分湿润,然后采用高一
14、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填充,当填充厚度较大时,需采取分层填充修补的方法,整体修补厚度需比周边混凝土高出IOmm,待该部位修补完成后,涂刷养护液,进行封闭养护。2.5.表面缺损修补措施对表面缺损区域的混凝土采用电镐凿成毛面,并采用高压风或高压水对该区域清理干净,并对修补区域浇水使其充分湿润,根据缺损部位的情况提前制作修补模板,并在修补区将模板进行安装并加固牢靠,然后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填充修补,对修补区域较大的部位需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保证修补混凝土填充密实,修补后安排专人对修补区进行洒水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将模板拆除,并采用小锤轻击砂浆表面,以表面不剥落、外观满足要求为合格。2.6.表面挂帘、错
15、台修补措施(1)表面挂帘、小于ICm错台修补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磨光机、砂纸等对修补区进行打磨,直至达到设计标准。(2)大于ICm错台修补措施:对超出设计尺寸的混凝土,采用电镐对超出部分进行凿除,凿除时需预留约ICm的余量,避免低于设计混凝土面,然后采用磨光机、砂纸等继续打磨修整,打磨过程中及时对打磨区域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并使表面湿润,以保证将错台区域的混凝土打磨至设计尺寸。2.7.露筋的修补措施根据混凝土表面露筋情况,分析露筋的原因及严重程度,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修补。对露筋需要修补的区域采用手持式切割锯进行切槽,然后采用电镐对修补区域内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然后采用高压水对凿除区域进行冲洗,保证表面清洁,采用环氧胶泥将露筋部位进行填充,并压实平整,随后安排专人对修补面进行洒水养护。2.8.混凝土面渗修补措施对于混凝土面渗析出点、线,采用自下而上的修补顺序,采用钻孔法化学灌浆修补,灌浆材料建议采用水溶性聚氨酯1W+HW混合液或环氧树脂+聚氨酯复合浆材(PU/EP浆材),灌浆方法同裂缝的修补措施。2.9.施工缝(结构缝)渗水修补措施施工缝或结构缝渗水在修补前需将水集中引排或堵漏后再做修补。(1)施工缝(结构缝)渗水修补一般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进行修补。化学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为:孔位布置一钻孔一钻孔冲洗一灌浆一封孔一验收。化学灌浆材料:选用水泥或聚氨酯类注浆液进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