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9092页内容。教学设计思路我这节课紧紧围绕1、为什么要学平均数;2、什么是平均数3、如何求平均数;4、平均数的应用这四个问题来教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
2、平均数的含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夹球游戏:男女生对抗赛三男三女:女队成绩好还是男队成绩好?用总数表示。教师参与游戏:女队4人,人数不相等,用总数表示不公平,引出用平均数。(版书课题:平均数)师:那怎样求平均数呢?(版书:求)(二)探究新知一.理解含义,探求方法。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你能很快的说出他们各自的数量吗?用统计整理数据,最先读出小明收集的个数,依次再读出小亮、小兰、小红收集的个数。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3、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工得出“平均数13”,用这样的方法太费时,还有更有效的办法吗?继续观察:(1)、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总量)(2)、“平均”用哪种数学方法解决?(除法)(3)、“平均”分给的几个人?(4个)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14+12+11+15)4=13(个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追问:(1)、括号内表示什么?(总数)(2)、4表示什么?(个数)(3)、13表示什么?(平均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平均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