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张即之小楷《华严经册》高清附释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张即之小楷《华严经册》高清附释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张即之华严经册高清附释文书法字帖2023-02-2501:36南宋张即之华严经册残卷,楷书,纸本册页,一册六页,每页纵18.2cm、横11.7cm。共203字,无款,但有梁帽鉴藏印,安徽博物院院藏。经折装,经文共四页,部分字残,总体清晰,品相好。:张即之(11861263年),宋代书法家、政治家,字温夫,号樗寮(chuIiao)。是南宋书坛首要人物,中国书法发展史宋六人,张即之在内,另五人为北宋四家与宋徽宗赵佶。:北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梁嵋(y3n)(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亳县(今安徽亳州)人。清朝著名书法家。J其根本4:中及妹
2、伴身会心是万可巴筱登喜闻融现小、才和身亦竹是伸#亦*但小注焉4-1M注侏更伴吁清洋外法柱r伟泮一切感免一七注心注噪是刖此人未究竟M仔假若C,舍朗免S觉后利更分别家名,1子小恃蜕林琴注小律苏力福假孑方而就纯等加工tM(#乖邑4弟里我亡楂丢利去代中炖邑:中更大会加不瘫去表有巴可评心审整布嚏蜜中MU”小嘛守心年米嚏可潺梅a仔1郡旗岳猊一M色此经卷虽残而不全,亦实能反映张即之书法楷书之面貌。此卷有界格,然界格大小不一,依字之结构大小而定,略有参差变化。其字入界格,上下鼎齐,故字距略小,行距略大。此经卷笔法极为熟练,似乎日以抄经为课,故能如此精熟。起笔尖锋,杀纸甚深,鲜见受褚书影响;行笔直截,较少提按,
3、故能刚健猛利,中直劲挺;收笔略按,形状方切,亦是唐人之法度;结构或疏朗,或中紧,依字之自然形态变化,此其优长,不落窠臼。此卷亦其常书之题材,故能精伦,老劲疏淡,而亦因其熟,不免韵致稍欠,是为小憾。:窠臼(jiu)多比喻文章或其他艺术品所依据的老套子。【释文】内文字为残缺补充内容华严经此段译文附文章底部如是诸色相,业力难思议,了达其根本,于中无所见。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议,种种诸色相,普现十方刹。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于佛法,一切无疑惑。若见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若修习正念,明了见正觉,无相无分别,是名法王子。尔时,觉林
4、菩萨承佛威力,彳扁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刹(Ch3)佛教的寺庙。:涅槃(niepan)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死亡。张即之华严经册宋代/楷书/墨迹3逢其根本术中羔曲佛闿木心是不可得、色和普猊一方利.可木加是件:1如是诸色相,业力难思议,了达其根本,于中无所见。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议,种种诸色相,普现十方刹。身亦非是佛,佛守清洋心法柱不2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
5、于佛法,一切无疑惑。若见一切法不渡喋是刘免多未究竟M仔假若3令朋4免仃劈羔相挺力利是名注3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若修习正念,明了见正觉,无相无分别,是名法工子-4特林善雁豕伴正力循假斗方而就殖吉群加工普一吸分唏4王子。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褊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布嚏重中录心然不侵而布巴可榻心中聚中朝去程亦不雕六F1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辘中心外求凄可但不住熏量蹄岳猊( M色6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梁崛鉴藏印华严经【译文】【如是诸
6、色相,业力难思议,了达其根本,于中无所见。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议,种种诸色相,普现十方刹。】这种种的色相,是业力在背后推动,(业力的)牵引不可思议。了达了色相的根本是幻有(本自无生)的时候,你就看不到任何东西。本来无一物就看到了。佛身也是这样不可思议的,有种种的色相或者种种的十方的佛世界。:业,在梵语中是“karma”,意思是造作、行动。一种行为的发生,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行为终结而消失。在佛法中,基本上把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称为业。因为生命在之前的轮回中造下了业,称为宿业;这一世造下的,称为现业”。【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于佛法,一切
7、无疑惑。】但是这幻化中的佛身并不是佛的真身,佛并不是一个应化身(并不是一个形象而已)。如果一定要说佛有身,佛是以法为身的,佛是以法为命脉的。当你通达了一切法的时候,你就能够见到佛的法身,佛以法为身,故名法身。但是佛本性是清净的,法性是无比清净的。在法性这个层面上,法都已经化开了。如果你能够见到佛陀的真身,了解清净的法性,那么你对于佛法就一点疑惑也不存在了。【若见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若修习正念,明了见正觉,无相无分别,是名法王子。】如果你能够见到一切法的本性就像涅槃不生不灭一样,你就见到了如来,你就知道到底什么是究竟的无所住,本性是空,住到哪里呀?空无法住到空的任何一处。
8、本性是空,到处遍在。如果我们长期保持修习正念,就能够明了地见到真正的觉悟者佛陀。真正的觉悟,他的表现就是一切无相,无有分别。当你时刻处于一切无相,无有分别的状态,你就是真正的诸佛的法王子了。【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接下来,从其他世界来的觉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也讲了个偈颂:偈颂(jisong)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觉林菩萨说:就好像善于画画的画师,他就分布了各种各样的颜色,五颜六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在手中。在他画画的时候就随意地用画笔蘸取一种颜色,就可以画画了。但实际上,在他正式开始画画之前,这些颜色里
9、,这些颜色的本质没什么差别(红色、绿色、蓝色其实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这个红色、绿色、蓝色里本来也没有呈现出种种的山河大地、种种的相,没产生相。【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在这个画师画之前,颜料就是颜料而已,其中并没有色相,色相中也没有大种(这个大种形容颜料原来的状态),色相与颜料在绘画之前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的。但是当这个画师开始画画的时候,他所画出的无论是小鸟、飞虫、蝴蝶,还是草木、花朵,这一切都离不开颜料,离开了颜料他就画不出来了。【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任何的画师在画画的时候,他心里一开始可能也没有一个构图,说我要画什么,他可能没有勾绘出来这种彩画的形象,在画师画画之前,面对着颜料、面对着纸张、面对着画笔,他可能也并没有刻意地用什么心,但是画着画着,当彩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说他的作品就是他的人,(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他的人)画如其人,或者书法家的书如其人,或者诗人,这个诗如其人。总是这样讲,为什么?他的作品就体现了他的内心了。【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这个画师他去画画,他的心念是刹那刹那在变幻的,在生灭、在变幻,有着无量种的心念是不可思议的。当他画出画来的时候,我们通过这一切的色相去猜测他的心,但是他所画的这些相本身,各各不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