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风险管理制度六篇.docx
《医院风险管理制度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风险管理制度六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篇一医院风险管理制度为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安全方针,切实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责任,确保集体财产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预防与排查:1、岗位安全责任:各科室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应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要求,确保各种工作的安全,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安全。2、安全大检查:定期(每月一次)或不定期,院安委会会同办公室对全院进行安全大检查;各科室每月应对本科室安全隐患进行自我排查。二、报告与整改1、安全隐患报告:(1)医院的每一位职工均有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范围内)安全隐患的义务。(2)排查出来的
2、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安委会或责任科室,安委会和责任科室应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安全隐患。2、安全隐患通报与整改:(1)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通报的形式,予以通告。(2)安全隐患通告的责任科室应及时整改被通告的安全隐患。(3)对经常出现或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安委会应对科室负责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限期整改。三、处罚与奖励:1、安全隐患被通报,情节轻微,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20-50元/次予以处罚。2、安全隐患严重,下发整改通知,未予整改或及时整改: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50200元/次予以处罚。3、安全责任事故:视情节按200-500元/次予以处罚。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主要责任人,责任科
3、室及主要负责人取消当年度评先资格。4、安全教育及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并整改有力,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被处罚的科室负责人,医院将予以表彰和奖励。【篇二】医院风险管理制度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nIbOenIbOIiSnb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其他疾病,是围手术期和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来自北美及欧洲国家流行病学调查,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发病率为(104-183)/10万,肺栓塞的年病死率约为2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自2013年开始运用明确一衡量一可接受一相关性一时效性(S
4、MART)原则在院内推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探索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标准化管理模式。SMART原则是由Peter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概念,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医院医务管理以项目为导向,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项目推进过程中利用SMART原则制定项目步骤,评估项目开展效率。1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实践1.1明确(specific,S)2013年度医院对院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就4例患者院内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导致死亡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组织院内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会议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通过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合
5、议决定在院内推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12衡量(measurab1e,M)通过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的多次论证,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标准化防治工作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推进,从宣教普及率、制度化保障、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制定等3个方向初步推进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在1年的时间内搭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13可接受(attainab1e,A)考虑到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可接受性,医务部多次组织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会议,征求各临床专业意见,本着方便、快捷、有效的原则,制定了以病历系统为平台,载入式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预防策略,将院内VTE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嵌入电
6、子病历系统,便于临床操作实践。14相关性(re1evant,R)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的防治是由医患双方之间的密切配合达到的,主要表现在:(1)以医务人员为主导对入院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2)以患者依从性为导向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告知。医患之间的协同旨在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1.5时效性(time-based,T)2013年开始医院启动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2013年12月前完成了全院范围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知识普及,从宣教普及率、制度化保障、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策略制定等3个方面搭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标准化防治工作体系。至2015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
7、治率已经达到全覆盖。2标准化管理的形成2.1信息化系统的评估和监测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嵌入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临床医务人员对入院患者评估结束后,电子病历系统根据评分划分高危、中危、低危三种评估分类,按照分类自动提示干预措施,便于医嘱制定。考虑到学科壁垒,每个学科专业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能力不一,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列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监测指标,每个科室发现高危病例或疑似病例能够及时通过院内嵌入式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进行报告,医务部会立即收到报告。2.2成立多学科诊疗小组(mu1tip1ediscip1inaryteam,MDT)医院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专门成立了多学科诊疗小组,
8、静脉血栓栓塞症MDT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医务部在院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系统中收到科室报告后立即启动MDT活动,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多学科诊疗。2.3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的目标是降低患者在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所以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纳入临床路径的分支路径,通过MDT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例,其诊疗过程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管理。2.4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医院将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列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的重点规划内容,鼓励临床、管理、医技等申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治疗、管理流程再造等相关的新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风险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