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如何叙写.docx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如何叙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如何叙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如何叙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承担着明确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方向、提供教学评价依据的作用O设计合理、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有人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2023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等16个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部分,都突出强调了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依据。但是,回顾我们过去的教学实践,无论是名校的名师,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并没有引
2、起足够的重视。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里主要探讨“课时目标”)。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各种各样教学参考书和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例如:在“双基目标”时期(2000年之前),教学目标大都这样叙写:让学生了解;让学生理解;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目标中,“让”和“使”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诸如“了解”“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也很难检测学生学习后达到的能力水平。由此可见,“双基目标”时代的教学是从知识和技能出发,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为目标。在“三维目标”时期(2000年一一2023年
3、),教学目标的叙写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机械套用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归纳过程与方法:运用,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上述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三维目标”课程理念在其早期让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机械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为地分割开来并贴上标签,而且延续了“双基目标”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和难以检测的一些行为动词。值得注意的是,“三维目标”不是分裂开的三类目标,而是教学目标的“一体三面”,是一个目标同时存在的三个方面。
4、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叙写中,三个维度目标之间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通过观察、分析过程,能够识别,并进行操作,形成态度。这个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既有“知识与技能一一识别”,也有“过程与方法一一进行操作。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一形成态度”。而且,三者有机结合,“识别”是基础,“操作”是过程,“态度”是升华。那么,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期,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叙写呢?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16个课程标准(2023年版),就会发现课程标准中早已给出了正确的叙写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3年版)明确指出,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
5、定其经过学习后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达成度,避免以单纯识记知识作为教学目标;(2)确定核心素养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改变以往机械地分别列出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表述;(3)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以课程目标、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聚焦问题解决的实际程度,尤其是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使之指向学生通过学习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也同样指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地理课程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的名称;各项目标之间既有层次,又有联系,做到具体、可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导向 单元 目标 如何 叙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