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常规.docx
《小学美术教学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学常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学常规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和开发课程,形成美术教学特色。一、备课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小学美术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了解小学美术学科的科学体系以及教学要求。
2、对照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和各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2、制定教学计划: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3、深入钻研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领会编者的意图,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现有教学条件,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合美术学科特点。4、全面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等,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5、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主要应把好三个环节:确定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
3、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即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教师要按课时写好教案。教案一般要包括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具(课件)和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反馈(练习)设计、作业布置、展示评价、课后拓展、课后反思等内容,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是教案设计的重点。二、上课学校要依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确实做到“开齐、开足、上好”;教师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具、学具,必须准时进入教室。2、
4、美术是视觉艺术,直观化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此外,还可以节省时间,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3、正确使用教材。教科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并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要做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4、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
5、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展示的平台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美术课堂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和发展。5、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教学 常规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