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题李凝幽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掌握鉴赏即景抒情诗的方法2、掌握诗歌创作中正衬与反衬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分析把握诗人情感教学难点:借景抒情诗中的衬与反衬教学方法:讲练一、导入知识点回忆: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用借景抒情,或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
2、,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内容分析(写什么)【学生齐读】1、题目是作品的眼睛,读诗先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题中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幽居的意思是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题李凝幽居呢?为的就是抒情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就从意象开始2、即景抒情诗是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思想感情的,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发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三联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1意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
3、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幽居的静寂。友人幽居之处旁有一池塘,池塘边有树,诗人来到门外,轻叩门扉。月夜之下一片宁静,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它们发出了声响,或飞出盘旋一阵又回到巢中。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座小桥,视野开阔起来,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斓的色彩;夜风轻拂,云脚飘移,让人觉得仿佛山石在移动。诗人反说此景,别具特色,因为“石并未动,是“云在动。一说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所以在这里,“移石和“动云根是同一意思。这样更显出了环境的幽深而迷人。尾联抒情“
4、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点明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前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板书:首联少邻并草径荒园幽颔联鸟池边树僧月下门静寂幽颈联过桥野色(云)月幽美迷人规律总结:意象抓住画面的气氛特点组合成一幅画面(意境)作者的情感内容【学生抓住意象背下这首诗】二、艺术手法的分析(怎么写)1、写法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如果要让你给这首诗找出诗眼,你认为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请你说说理由。概括此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
5、,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2、艺术手法这首诗写景抒情,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写景上它有哪些特色。1)写景中的反衬手法* 【小组讨论】“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字用得更好,为什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写景独特、炼字精准。据说,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初拟用“推,又改为“敲,不觉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韩愈细问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确认“敲字佳。那么佳在何处呢?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扉,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一阵喧闹。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回又飞回窝
6、中。两句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 【堂上练习】学生堂上讨论分析王维?鸟鸣涧?、?鹿柴?诗中的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的运用。2)抒情中衬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写景是为了抒情效劳的。因此,从抒情的方式来讲,作者是借用景物来抒情。在这首诗中,前三联写景,尾联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手法叫做借景抒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一切景语皆情语,还应该包含着这样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在写景的同时,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就早已经渗透进了景物之中,作者所写的“幽景其实就已经把自己的“思幽之情倾注在其中,这个手法我们把它称之为“融情于景。弄清了融情于景的手法后,我们还想让大家探讨
7、一个关于景和情关系的问题。在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是幽美之景,为的是突出作者的思幽之情,因此,从两者关系看,写景是陪衬,抒情是目的。自然就构成了一种“衬托的关系。当景与情的表现方向是相似的或一致的,如“幽美之景衬“思幽之情,我们称之为“正衬,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正衬;而如果反之,比方说写乐景却是为了衬哀情,我们就称之为“反衬。* 【堂上练习】学生堂上讨论分析杜甫的?蜀相?和?登岳阳楼?【分析概括】正衬与反衬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描写中以动衬静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也是反衬,但是诗歌中如果是乐景写乐情或是用哀景写哀情,那就是正衬,如?鸟鸣涧?就是描写上运用反衬,而在全诗抒情手法上看那么是正衬。3、语言特色平实质朴、清新幽雅* 【学生有感情朗诵】*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阅读并背诵?借景抒情诗四首?之?登幽州台歌?、?望月怀远?,从景物分析入手,指出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板书写什么幽热爱与追求怎么写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反衬(以动衬静)与衬托以乐景衬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