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雨》的教学设计.docx
《《雷 雨》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 雨》的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雷雨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指名读、齐读。2、说说雷雨。师问: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1:是有雷声的。生2:先有闪电再打雷。生3:雨点很大,速度也很快。师: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二、学习字词,理清脉络1、学习字词。(1)齐读生字。在认读的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如“垂”的读音,学生指出是翘舌
2、音。(2)开小火车读生字,开双轨火车读生字。(3)读词语。(开双轨火车读,齐读)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13小节:雷雨前46小节:雷雨中7、8小节:雷雨后3、理清课文脉络: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老师板书)三、研读课文,多元感悟1、自由读雷雨前(1一3自然段)的景象。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想想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把你的理解读出来。2、品读句子,随机点拨师: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生1: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这里的乌云是满天的,而且还是黑沉沉地压下来(边说还边做手势,非常形象的样子,但也有种如梗在喉的感觉。)(师出示第1小节)生2:“满天”可以看出乌云真的很多很多的。
3、生3:而且蝉一声也不叫了。师:是啊,为什么蝉都不叫了呢?蝉儿们,你们怎么了?生1:太可怕了。生2:天气太闷了,我要回家了。师:从哪里也感受到闷呢?生:叶子一动也不动就是没有风,所以很闷。(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满天的乌云压下来的样子”。)看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满天的乌云全都慢慢地压下来,把东西都挡住了。生2:那些房子和树都被遮住了。师:是啊,那谁能来读读,读出闸门的感觉来。生读。师:那么,读了第2、3小节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了呢?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里的“乱摆”说明风很大。师:“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生1:说明风很大,树枝也乱摆了。生2:老师,我有个问题。风来的时候,
4、蜘蛛为什么要从树上垂下来,逃走呢?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这也正是老师想问的呀,谁知道呢?生:因为树枝乱摆,说明风很大,蜘蛛就要逃了。师让学生模仿小树大树,伸起双手,跟着大风乱摆起来。老师作随机的采访,为学生:你为什么要乱摆呀?你为什么停不下来呢?再读句子,读出风大。师:我们再来看看逃走的蜘蛛(课件演示)。问:蜘蛛是怎么逃的?生1:它先吐出一条线,再慢慢下来。生2:因为它很害怕,所以逃走了。生3:它逃的时候速度很快。师:它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逃走啊?生1:风太大了,要摔下来了。生2:待会下雨的话,它会从网上掉下来的,因为网会被打破的。师:那就请你把它的害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师:大风吹来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 雨 雷 雨的教学设计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