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一体化案.docx
《《逍遥游》教学一体化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教学一体化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逍遥游?教学一体化案?逍遥游?教学一体化案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解说】本专题包括两个板块:“心连广宇和“伟大的情思。专题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第一板块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王羲之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的达观与自我排遣的情怀,而庄子那么描绘了一个非经验、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逍遥游。第二板块探讨的问题是靠思想和理性来探究外在广袤宇宙和内在复杂的人性。帕斯卡尔谈到思想的重要性,罗素那么说明一个脱离平庸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三维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2
2、.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认,提出正面主张。3 .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4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法建议】1、从文本出发,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2、本文文学色彩较浓,应在疏通文意的根底上,重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围绕“逍遥游的理想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鳏鹏的神奇,画面极其壮美,它们到达了逍遥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批评它们?作者谈小大之辨是不是否认小而肯定大?你认为逍遥的境界是什么
3、?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学习重点】1 .T解本文的结构特点。2 .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学习难点】1解庄子世间万物假设“有所待那么不自由的思想。3 .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2 .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3 .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案】1、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开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0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那么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假设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推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逍遥游 逍遥 教学 一体化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