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7700字(论文)】.docx
《【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77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7700字(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目录1结论31.1 研究背景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 国外研究现状3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研究述评42关于个人信息泄漏问题分析52.1 造成个人信息泄漏的原因分析52.2 用户个人信息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62.3 用户个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62.4 我国社交网站个人信息护的建议及对策83.1 政府工作方面的建议83.2 加强监管力度83.3 关于社交网站运营商的建议93.3.1 加强技术保护93.3.2 提高行业自律性93.3.3 完善隐私声明93.4 关于用户方面的建议93.4.1 用户应提高防范意识103.4.2 用户应及时消
2、除上网痕迹错误!未定义书签。3.4.3 网站注册需谨慎103.5 关于我国社交网站未来展望103.5.1 将社交网站信息进行整合113.5.2 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H3.5.3 社交网站与传统媒体相结合H3.6 本章小结12参考文献131.1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不同的网络方式和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娱乐、购物、社交这些不同的网络化方式已然深入普及社会大众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尽管人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舒适,但他们同样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在网络平台上,个人信息面临着被盗用的风险,严重危害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根据人民日报网上一项关于谁保护隐私的调查,只有十分之
3、一左右的网民没有受到过信息泄露带来的影响,被问及是否担心信息流失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是,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革新,这些信息将会不断上升。因此,有效保护社交网络的个人数据就是我们所必须要解决掉的痛点和关键。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所谓个人信息,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隐私;二是身份。站在隐私的层面来讲,CMan教授认为,个人信息主要是指信息的主体不希望他人了解信息的内容R哈佛法学院的塞缪尔沃伦最先提出了“隐私”的概念,并发表了关于隐私的系统理论,其认为个人拥有对自己信息的保护权。现阶段,隐私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阶层关心的焦点。在JeeVan看来,个人信息是属于
4、个人所独有的,侵犯隐私意味着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获取其他人的资料信息。美国研究员路易斯布兰代斯在隐私中强调,隐私是一种权利,其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信息主体能够决定是否使用自己的个人数据来解决问题。在1995年的时候,欧盟正式公布“个人信息”的解释,并将其定义为“一切可识别的个人资料”。另外,理查德墨菲教授也认为,个人信息主要是指与个人有关的一切资料R1.2.2国内研究现状齐爱民信奉“信息财产管理”,他认为,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应该从工业社会飞向信息社会,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生产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为了在在线环境中保护个人数据,仍然有必要了解
5、什么是个人数据以及其安全性。个人数据是指可以从所有数据中识别出来的所有数据。这些信息包括人的身体、思想、精神等网。站在狭义的角度来看,个人信息主要有以下这些:个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体情况、年龄爱好以及联系方式等。此外,个人的社会信息主要是指家庭关系、家庭的具体地址以及经济水平、宗教信仰、工作经历等此类的信息内容。本篇文章所探讨的个人信息主要是指具体人员的一切信息,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只要数据有一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双方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数据,就可以通过个人数据的范围来判断具体人物。1.3 研究述评目前的研究表明,国内外关于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立法很多,但是在线环境下没有全面的数据安全问题,
6、缺乏体系化、系统化的安全建设。基本没有什么针对社交网络个人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的调查。由于国外社交网络平台发展的时间较早,所以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对社交网络平台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同时也缺乏对数据安全领域的研究,由此可见,现阶段需要把保护个人社交网络信息作为切入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2关于个人信息泄漏问题分析2.1 造成个人信息泄漏的原因分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报告显示,近6个月有74.1%的互联网用户遭遇安全漏洞,总数己增至4.38亿。为什么会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是这类犯罪的成本低,市场需求高,因为市场分割竞
7、争激烈,不同的交易者不得不收集公民的个人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追求非法利益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通过盗窃和转售获得个人信息。此外,出于盈利的原因,一些“幽灵”通过向不道德的商人或犯罪集团非法出售公民来获取个人数据,以执行他们的任务和提供服务。人民教育大学的程教授说:“最近公布的信息非常非常严重,我们认为这一点更加明显。对于考生或学生来说,提供数字信息的成本和困难相对较低。现在,各方面的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还有消息说,孩子的个人信息也在玩游戏时被泄露。快讯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安全漏洞经常发生。除了该行业的混乱,公司缺乏关注,管理不善和法律体系不完善。很明显,2009年的中国刑法揩非法交易和获取个人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7700字论文 社交 网络 用户 个人信息 安全 保护 研究 7700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