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诗经?两首?关雎?和?莱葭?说课稿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诗经?两首(?关雎?和?兼葭?)1八年级语文下册)2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开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所以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跟联想,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3 .教学内容分析?关雎?和?兼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兼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兼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
2、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病症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4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 .了解?诗经?的根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能力目标1 .在熟读成诵的根底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5.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 .
3、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 .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6 .教学课时一课时7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
4、?,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局部。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
5、、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睢鸠(jujiu)一种水鸟。窈窕(yGoti0):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i):配偶。若莱(Xing):一种可食的水草。寤寐(WOme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笔(mdo):挑选。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
6、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3 .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气氛。4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多媒体显示:关雎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采荐人左采右采。水若莱长短不齐,采存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采苓人左拣右拣。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苻莱,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苻莱长长短短,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
7、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5 .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1 .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消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确实名不虚传。2 .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
8、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成果展示: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板书:听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极有层次,语约义丰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存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到达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板书:寤寐求之一一追慕之心辗转反侧一一相思之苦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
9、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板书:琴瑟友之一一亲密相爱钟鼓乐之一一欢快热闹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3 .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生1:题目取自句首。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生3:语言
10、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根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同时多媒体显示:?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缺乏故嗟叹之。嗟叹之缺乏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
11、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多媒体显示:?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
12、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天?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梦想中的她比作挚鸟。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
13、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六、试背全诗七、布置作业1 .大声朗读,背诵全诗。2 .预习?兼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朗读全诗,整体感知;美读全诗,重在鉴赏;比读全诗,问题探究;延伸拓展,开阔视野。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兼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兼葭?。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
14、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豚躅水畔,他热烈而急迫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似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2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4 .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投影显示:给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兼葭伊人溯洞唏湄跻纸浚选两个同学注音。明确:jidnjiyIrensuhu1xImeijichs5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
15、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多媒体显示:兼葭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隔河对岸看得清。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似藏身小岛水中心。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1 .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生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洞从之。道阻且长嘛!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确实“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