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附:宫颈癌单病种诊治指南).docx
《卫健委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附:宫颈癌单病种诊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健委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版(附:宫颈癌单病种诊治指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2018年全球新发子宫颈癌病例超过56.9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1.1万例。其中85%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2015年约有新发病例11.1万,死亡病例3.4万。我国子宫颈癌死亡分布情况总体上农村略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约为东部地区的两倍。我国子宫颈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是51岁,但主要好发于2个年龄段,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
2、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2020年11月17日,WHO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
3、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宫颈癌注重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本指南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二、病因学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即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中,HPV感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妇女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达70%以上,但只有不到10%的妇女发展成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
4、epithelialneoplasia,CIN),主要原因是80%的妇女的HPV感染为一过性。除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作用外,还需要其他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的共同参与和作用,才能造成宫颈癌的发生。所以可以将引发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是生物学因素,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二是外源性的行为性危险因素。(一)HPV感染。目前已发现和鉴定出200多个亚型的HPV,大约有54种可以感染生殖道黏膜。依据各型HPV与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与子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型和18
5、型和子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低危型HPV(如6、11、42、43、44型)感染则可能引起生殖器及肛周湿疣。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二)行为性危险因素。1 .由于HPV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所以一些可能增加HPV感染的因素如初次性生活开始年龄小、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伙伴、性卫生不良或者有性传播疾病病史会增加HPV感染风险,从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2 .月经及孕产因素: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经期、产褥期卫生不良。3 .吸烟。4 .口服避孕药。5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长期免疫抑制(如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药物)。6 .
6、营养状况不良,营养失调:如B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微量元素的失衡等。三、临床表现(一)症状。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会出现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宫颈癌还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可合并有水样甚至米汤样白带,另外可能出现由于肿瘤侵犯其他器官所导致的相应症状,如侵犯膀胱可出现血尿,侵犯直肠可出现血便,肿瘤侵透膀胱、直肠可出现屡,侵犯宫旁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盂积水可能出现腰疼,肺转移可能导致咳嗽、咯血等相关症状;肿瘤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症状;也可有肾功能衰竭及恶病质情况。(二)体征。宫颈早期浸
7、润癌(IA1期和IA2期)可能没有任何相关异常体征,宫颈浸润癌(IB1期以上)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肿物,大体上可分为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以及颈管型,颈管型有时候表现为宫颈表面光滑,仅宫颈管明显增粗,质地变硬。如果阴道受侵可发现阴道穹窿或阴道壁肿瘤。宫旁受累患者妇科检查三合诊可发现宫旁增厚,如HIB期患者肿瘤一直延伸到盆壁;晚期患者可能在腹股沟或锁骨上区域扪及肿大淋巴结。四、诊断检查(一)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取材应在宫颈上皮的移行带处,即新旧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健委 宫颈癌 诊疗 指南 2022 单病种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