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学习(DBL)”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docx
《“基于设计学习(DBL)”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设计学习(DBL)”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设计的学习(DB1)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摘要:为了达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一种以“设计”为中心,运用设计方法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模式一一“基于设计的学习(db1)”,逐渐被教育界重视。本文对“基于设计的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探索T“基于设计的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在高中通用技术课中应用了“基于设计的学习”,最后以理论分析和实际研究表明:“基于设计的学习”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关键词:”基于设计的学习(db1)”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实践应用近些年来,教育专家研究发现,人类社会生活中广泛采用的“设计”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设计
2、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1设计思维,既不同于科学思维,又不同于艺术思维,它是艺术思维的形象性与科学思维的逻辑性整合的效果。2因此,设计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将设计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对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产生的“基于设计的学习”,是一种高阶学习方法。一、“基于设计的学习”的定义与特点1994年,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克罗德纳教授运用cbr(基于案例的推理)为中学科学学习开发了一种教学方法,将动脑设计活动整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认知、社会、学习和交流技能的同时,利用我们对认知的认识形成一种适合深度学习科学概念、技能及其适用范围的学习环境。在一个包含对照组的设计实验中,专家
3、要求六年级学生设计一套人工呼吸器并制作出呼吸系统的部分工作模型。3他们发现设计条件下的学习比传统教学更能得到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被称为通过设计学习。4综合各专家给出的基于设计的学习的定义,我们总结为:“基于设计的学习”(以下简称db1)是一新兴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设计一定的实物或模型,激发学生回忆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切合主题的方案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对方案加以修改和设计。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整合相关方面知识的创新和专业的能力,学生获得用在各个研究领域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社会技能。从db1的定义与发展过程看,db1明显有别于其他教学方式,其突出特点为:学科知识融合性;
4、学习对象广泛性;学习环境开放性;学习目标多重性;学习过程迭代性等。二、db1的学习活动的设计1 .学习活动循环设计的相关模型“学习环(Iearningcyc1e)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一个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项目一一科学课程改善研究项目,代表的是一种学习活动过程。对db1学习活动的设计,除了克罗德纳Ibc1学习循环之外,福特斯提出了基于设计的科学(dbs)学习环5,而db1的创始人之多林尼尔森)则提出了“逆向思维”学习的过程模型6。这些学习环的实施重点在于将学习者置于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境中,在设计过程中,使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形成认知冲突,由此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求解、管理与认知调试。2
5、 .db1学习循环模型的建立由非良构问题特点得知,设计问题是典型的非良构问题。结合非良构问题解决模式及国外著名学者所提出的db1学习可操作模型,我们设计了如下db1学习环:db1学习环学习活动从激活原有知识开始,当完成了项目一的任务后,进入项目二的过程,然后进入项目三。循环中的双向箭头表示每一个步骤都可重复进行,只有达到要求,才进入下一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迭代工作,精制设计方案,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及对科学实践的掌握。三、db1在高中通用技术课中的教学实践应用机器人教学被现代教育学家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活动。但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的设想,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教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设计 学习 DBL 活动 应用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