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docx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稿)为增强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规范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 领域监管执法,帮助消费者辨明互联网广告与非广告信息,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 下简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制定本指南。一、本指南旨在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互联网广告可识别 性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指引,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参 考适用。二、本指南所称的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是指利用互联 网媒介发布的商业广告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与其他 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致产生误解。三、互联网广告不具有可识别性的,互联网广告发布者 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广告主自行发布互联网广
2、告的,适用前款规定。四、互联网广告发布者可以通过文字标注、语音提示等 方式,增强互联网广告的可识别性。互联网广告发布者采用文字标注方式的,应当显著标明 “广告”,不得使用“赞助” “推广”“推荐” “AD”等替 代。通过音频形式发布的互联网广告,应当通过清晰的语音明确提示其为“广告”,不得使用“赞助”“推广”“推荐” “AD”等替代。五、对于竞价排名的商品或者服务,互联网广告发布者 应当显著标明“广告”。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的情形 外,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 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发布互联网广告的,广 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在新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广告 识别 执法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