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docx
《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案例描述】新学年伊始,工作室每周一次的案例分享中,好几位年轻的班主 任都谈及学生的抑郁倾向问题。校心理筛查发现,有抑郁倾向学生检 出率为52. 36%,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高于二、三年级。这些学生中, 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残、自杀未遂、服药不适、被迫休学等问题。对于班级不断出现的患有抑郁症或者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班主 任们手足无措,心急如焚。想预防,却没有好的举措;想援助,却不 知从何做起。【案例分析】L家庭层面:大多数抑郁症学生都面临家庭影响,包括父母关系不好,离异或 者分居,经常吵架,其中一方离世、赌博、酗酒;绝大部分家庭存在 过度控制、打骂指责、重
2、男轻女、隔代抚养、忽略不管等问题,父母 对于子女成长缺少有力的情感支持;极个别家庭存在抑郁疾病的遗传 因素。2 .学生层面:中职生正值青春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遇事 不够冷静,敏感脆弱。初入学校,对于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容易引发 孤独感。交不到朋友,与朋友发生误会,追求异性却得不到回应,或 者被分手,都有可能引发沮丧甚至抑郁的情绪。个别学生在初中阶段 曾遭遇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造成心理阴影。3 .教师层面:大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不足,心理辅导能力不够,不能对学 生提供有效的引导、教育与援助。极个别老师甚至有可能因为个人的 失误,诱发学生的抑郁情绪。4 .社会层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持
3、续,不定期地居家线上学习,学生的活动空间 被压缩,生活内容相对单一,学生手机使用过度,过度依赖网络,导 致其心理发展受到限制。【教育过程及策略】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构建“慧爱育心”三全模式:全员协同, 全程聚焦,全方位渗透。一、全员协同:四位一体、多方携手心理育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立体的“面”。L班级:构建心理健康委员、互助小组组长、科任老师、班主任四道班级 心理防线,采用每日当面交流、线上留言等形式,反馈班级学生心理 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援助。5 .寝室:构建寝室成员、寝室长、寝室管理员三道防线,寝室成员有事向 班主任留言,寝室长每日线上汇报,班主任不定期与管理员教师进行 沟通
4、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 .学校:依托学校心理健康发展中心,进行心理筛查,建立“一人一档” 追踪档案。班主任定期与咨询中心的心理教师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有 抑郁倾向的学生的心理动态。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全校范围内,针对班级抑郁学生问题进 行案例征集,并以沙龙活动的形式讨论交流,分析案例,形成结论。7 .家庭:学期初,通过填写新生情况调查表,班主任圈定重点关注家 庭,然后采用实地走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了解情况。各班班主任组织“抱团取暖”的活动,邀请心理异常尤其是抑郁 倾向的学生家长建群或者到校,一起喝茶、聊天,学知识、转观念、 优策略、求改变,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家庭保障。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育人 典型 案例 引导 中职生 走出 抑郁 困扰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