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之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docx
《中国美学史大纲之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之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之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美学(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自 觉的时代。魏晋南北朝产生了一批很有美学理论价值的著作,如: 曹丕的典论论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陆机的文 赋,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 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刘勰的文心 雕龙,钟嵯的诗品,等等。这些著作大多是文艺学和文 艺批评著作,但是包含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这些著作同 时也可以看作是美学著作。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 畴。其中有的是从先秦的哲学范畴转化而来的,如“气”“妙” “神”“意象”等等,有的则是在概括当时的艺术成就和艺 术经验的
2、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美学范畴,如“风骨”“隐秀” “神思”等等。魏晋南北朝美学家还提出了一批著名的美学 命题,如“得意忘象”、“声无哀乐”“传神写照”“澄怀味象” “气韵生动”等等。所有这些范畴和命题,对后代都有深远 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在一定 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的自觉,就是在魏晋玄学 的启示下发生的。魏晋玄学的巨大影响,带来了老庄美学的复兴。魏晋南 北朝美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到老庄美 学的运动。一、魏晋玄学与魏晋南北朝美学1、魏晋南北朝艺术“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 美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家提出的 “得意忘言”
3、的理论(王弼)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 (嵇康)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和美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魏晋玄学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和美学的灵魂:魏晋玄学 崇尚“三玄”一一老子庄子周易2、通过世说新语我们从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潮得到 的认识:(1)从世说新语中看到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己 经从实用的、道德的角度转到审美的角度人物品藻的变化一一对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发生重大 影响一一引起了关于艺术功能的看法的变化(2)从世说新语中看出魏晋士大夫对自然美的欣 赏,已突破了 “比德”的狭窄的框框他们不是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 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的生机魏晋的文人不仅承认自然本身的美,而且认为自然
4、美 是人物美和艺术美的范本,用自然美比喻艺术美(3)从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士大夫文人在人物品藻、自然美的欣赏以及艺术创作中,都特别强调主 体要有一个审美心胸(4)从世说新语看出魏晋士大夫文人对于自然、 人生、艺术的态度,往往表现出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他们往 往倾向于突破有限的物象,追求一种玄远、玄妙的境界。二、“得意忘象”(王弼)一一哲学命题、美学命题1、含义:“意”要靠“象”来显现(“意以象尽),“象” 要靠“言”来说明(“象以言著”);“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象”只是为了显现“意”;(为得到象,就须否定言;得到意必须否定象)2、“得意忘象”的积极影响:(1)在易传基础上对“立象以尽
5、意”的命题作了 进一步发挥,从一个角度对意象的关系作出深一层的探讨(2) “得意忘象,得象为言”对于后人把握审美观照的 特点提供启发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审美观 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概念的超越(3) “得意忘象”对于文学艺术家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 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了很大的启示三、“声无哀乐”(嵇康)1、命题包含论点:(1)音乐是自然产生的声音,它并不包含哀乐的情感(2)音乐不能使听者产生哀乐的情感嵇康认为哀乐的情感是因人事的变化而引起的,本来 就藏在人的内心,只不过因为音乐和声的触发而表现出来音乐并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他也不同意音乐可 以移风易俗的观点2、“声无哀乐”否认
6、音乐包含有哀乐的情感内容,否认 音乐能够引起人的哀乐的情感,在理论上是错误的(1)艺术欣赏中不同的欣赏者产生的美感具有差异性, 嵇康夸大了差异性,否认欣赏者和艺术美之间的因果关系(2)音乐具有形式美并不错,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和 作用仅限于这种形式美,否认音乐的社会意识形态(3)嵇康虽然反对对音乐和社会生活简单化的理解, 但极端的认为音乐(艺术)和社会生活没有任何联系3、积极意义:反对对音乐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作简单 化的理解,反对无限夸大音乐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反对封建统治者对音乐加强控制此命题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形象的认识的深 化四、“传神写照”(顾恺之)1、顾认为,画人物要想传神,不应着眼于整
7、个形体(自 然的形体),应着眼于人体的某个关键部位* “神”:指一个人的风神,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情调(是符合玄学的情调)*顾恺之否定“以形写神”,这同当时在玄学影响下的 人物品藻的风气是有关的2、顾认为“传神写照”还要求把具有一定个性和生活 情调的人放在同他的生活情调相适应的环境中加以表现3、顾恺之命题因素:(1)同先秦哲学和汉代哲学关于 “形” “神”的理论有关(2)同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的影响有关(3)同当时人物品藻的风气有关(4)同老子美学的影响有关4、顾恺之下一个命题:“迁想妙得”“迁想”:发挥艺术想象“妙得”:把握一个人的风神、神韵,突破了有限的形 体,通向无限的“道”(“气”)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美学史 大纲 古典 美学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