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法.docx
《xxx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法天地有大美,常在乡村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造福农民的美丽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牢牢把握“三生三美”融合发展这个方向,发挥优势补短板,突出特色重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文明乡村示范县验收。现如今,一幅乡土气息浓郁、人文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XXX大地徐徐展开。坚持示范带动全面提升建设水平示范村创建是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体现。按照“点面结合、集中连片、示范带动、融合发展”的创建思路,我区每年选择自然生态优势明显、
2、群众参与度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村,作为示范村集中打造。截止2019年底,我区已创建各级美丽乡村57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39个、区级12个,覆盖率达到31虬2023年,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美丽乡村覆盖率将达到43机依托水资源丰富优势,沿运河、大沙河、新沟河、胜利渠等水系,建设了环城生态走廊优美线路,连线串起美丽乡村20余个、农业休闲观光经营主体20余家、3A级以上景区5个。围绕九星山景区开发,统筹推进沿线村庄环境整治、五化提升、景观节点建设,打造了以泥沟镇佟庄村为重点的美丽乡村示范线路。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契机,采用“1+N”模式,集中打造了以马兰屯镇西张庄村、
3、邳庄镇韩场村、张山子镇丁庄村为引领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质量的提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区注重规划引领,按照“一村一规划”的要求,认真研究村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扶贫攻坚等工作,科学制定详细建设规划,做到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各村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原有肌理,注重保留乡土味道,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好山好水好风光”。强化综合整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乡村要美,首先是人居环境美。围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我区大力开展村
4、庄净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净化方面,按照“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的定位,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村内“三堆两垛”,农村卫生状况逐步改善;建立环卫服务外包托管模式,完善村镇垃圾、污水收集和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形成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运作模式,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常态化运转,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绿化方面,加大村庄造林绿化力度,引导农村家庭“院内两棵树、门前两株花”,指导村(社区)加强沟渠和村旁、路旁、宅旁、沟旁“四旁”绿化,增加村庄总体绿量,让河流山体和村庄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生态起来。一是聚焦道路硬化。根据不同村落规划布局,着力提升村村通、户户通水平,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5、。2019年以来,全区实施道路提档升级11.02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84.92公里和大中修养护工程48.9公里,共计投入道路建设资金1.1亿元。二是聚焦清洁整洁。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区所有自然村实现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营,做到了垃圾密闭式收集、转运及统一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区已建成垃圾中转站8座,配备各类垃圾清运车30辆,各类垃圾箱(桶)7600余个,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了全覆盖。三是聚焦旱厕改造。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合理选用改厕模式。自2016年以来,全区共计完成农户旱厕改造任务35034户,300户以上自然村共建设公厕29座。四是聚焦污水治理。建设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18个、厌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 美丽 乡村 建设 经验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