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docx
《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2023年3月31日一、总体要求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建设目标1二、编制说明2(一)编制目的2(二)编制依据2(三)编制思路2三、标准体系结构图11四、标准明细表12五、标准统计表35六、组织实施36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制造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落实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3年),针对船舶智能制造高度集成、系统融合的特点,以提升船舶总装建造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满足国内船舶工业发展需求为重点,构建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加快先进适用的船舶智能制造标准研究和制定,
2、发挥标准在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科学设计,先进适用。针对船舶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离散性等特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界面清晰、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全面覆盖,突出重点。覆盖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等领域,着力化解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中的痛点难点,强化标准体系在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中的支撑作用。开放包容,动态更新。保持体系的开放性,鼓励探索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及时纳入智能制造最新技术发展成果,保持标准体系的动态更新。(三)建设目标到2023年,初步建立船舶总装
3、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船舶智能制造急需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领域,与国际先进造船国家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全面覆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船厂应用等领域,基本达到国际先进造船国家同等水平。二、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对推动船舶总装建造技术进步,提高船舶总装建造技术水平,优化运输船舶结构、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高船舶通航设施利用率,减少船舶污染,保障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降低船舶运输成本,提高船舶总装建造竞争力,促进船舶行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编制依据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加快电力装备
4、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三)编制思路1、基础共性标准。包括通用标准(AA)、检测标准(AB)、评价标准(AC)和安全标准(AD)等4个部分。(1)通用标准(AA)o包括船舶智能制造术语、参考模型、标识与编码、元数据与数据字典等4个部分。术语标准用于对船舶智能制造相关术语、定义(或解释性说明)及所对应的英文名称等进行规定,说明其内涵或外延,统一相关概念。参考模型标准用于对船舶智能制造标准化实体或虚拟对象的形态结构、边界范围、层级关系和内在联系等属性进行规定。标识与编码标准用于对船舶智能制造中各类对象进行唯一标识与解析,建立兼顾现有基础并满足长远发展要求的标识编码体系。元数据与数据字典标准用于
5、对船舶智能制造产品设计、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所涉及的元数据命名、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数据流、数据处理、数据储存、计算机应用等进行定义和描述,为船舶智能制造资源、信息和数据的系统集成、交互共享奠定基础。(2)检测标准(AB)o包括船舶智能制造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2个部分。检测项目标准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不同类型装备和系统的一致性、互联互通互操作、系统集成、综合能效等测试项目进行规定,用于指导装备和系统的检测与管理。检测方法标准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检测的准备、环境、内容、方式、程序、计算分析等进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装备和系统的检测流程与方法。(3)评价标准(AC)o包括船舶智能制造指
6、标体系、能力要求、评估评价、实施指南等4个部分。指标体系标准主要对表征船舶智能制造各方面、各领域特性及其相互关联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规定,用于船舶智能制造各方面、各领域指标的设立、考核与评估等。能力要求标准主要对船舶制造企业、车间或生产线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能力等级以及各等级对应核心要素在制造资源感知与识别、互联互通、系统集成、综合管控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进行规定,为企业识别技术与管理差距、确立改进目标、加快升级改造提供参考。评估评价标准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指标、能力、水平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综合判定等进行规定,可为有关各方评估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实施指南主要是为开展船舶智能
7、制造相关活动提供一般性、原贝I性、方向性的指导。(4)安全标准(AD)o包括船舶智能制造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人因安全等3个部分。功能安全标准主要对功能安全要求、功能安全系统设计、功能安全测试与评估、功能安全管理等进行规定,用于保障控制系统在危险发生时能正确执行其安全功能,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系统功能失效而导致生产事故。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对承载船舶智能制造的通信网络与标识解析系统的安全防护、检测及其他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网络安全产品的技术要求等进行规定,用于保障船舶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信息网络及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人因安全标准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人员能力、人机协作、管理支持等要求进行规
8、定,用于避免因人为差错或相互交叉干涉而造成的危险或危险状态,保障人身安全。2、关键技术标准。包括互联互通与系统集成(BA)、智能船厂(BB)、智能服务(BC)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BD)等4个部分。(1)互联互通与系统集成标准(BA)o包括通信网络架构、系统接口、知识管理、工业APP等4个部分。通信网络架构标准。包括船厂内部网络互联标准和外部网络互联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构建贯穿全厂各层级的内部网络以及外部网络。系统接口标准。包括船厂信息系统间交互标准,用于规范设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流交互;生产车间信息交互标准,用于规范零部件制造车间、中小组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 总装 建造 智能化 标准 体系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