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docx
《教科版科学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五上3.2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的速度往下流,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来计时。2、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如右图所示,图1是()水钟,图2是()水钟。图1图23、要想使水滴漏的速度不变,就要保证瓶子里水的()不变*二、判断题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水钟、日辱、燃油钟和沙漏等来计时。()2、300亳升水的滴漏实验,前10亳升水和最后10亳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快。()3、因为流水的速度不是匀速的,所以不能用来计量时间。()4、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5、滴漏只能设计成泄水型的。()三、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我国
2、古代的水钟,它利用浮在水面上的标尺来显示刻度,由此我们().A.可以推测这个水钟是受水型水钟B.可以推测这个水钟是泄水型水钟C.不能推测出这种水钟是什么类型2、要用水滴来计时关键要解决()问题。A.滴水速度B.水量C.水质3、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无关。A.滴漏中的水位B.漏水孔的大小C.容器的颜色4、下列有关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有浮标的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泄水型水钟有浮标的容器内的水位逐渐下降B.受水型水钟有浮标的容器内的水位逐渐下降C.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有浮标的容器内的水位都逐渐下降四、实验探究某小组做滴漏实验,在自制的容器内装300亳升水,观察并记录出1
3、00亳升水需要的时间.,重笈多次实验。水量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1第三次测量100毫升59秒61秒1、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可能为()A.50秒B.60秒C.70秒2、该小组又观察并记录了从滴漏中漏出10亳升、50亳升水分别需要的时间。水量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10亳升6秒7秒6秒50亳升31秒29秒30秒(1)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亳升水的时间相当于漏出100亳升水的时间的()。漏出50毫升水的时间也差不多是漏出100毫升水的时间的()O(2)利用滴漏()A.可以帮助我们精确计时B.可以帮助我们粗略计时C.无法帮助我们计时3、我的发现:如果孔的大小不变,那么漏完同样多的水,()O4、由此,小明推测这个滴漏漏完3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应该在180秒左右。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水计量时间 教科版 科学 3.2 计量 时间 课后 练习